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多发生于25~40岁,以乳外上方为多见,是妇外科常见病症之一。
【病因】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所致;或因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冲任不调,气滞痰凝而成。
【症状】乳房结块,皮色不变,形如鸡卵,质地坚硬,胀痛呈周期性,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或消失;或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其质软或韧,无粘连,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多无触痛和压痛。经年累月不会溃破,乳头不回缩。在怀孕期,肿块迅速增大,部分有恶变之虑。一般为2个或多个,多发生在一侧或两侧。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①乳根(双)、阳陵泉(双);②膺窗(双)、膻中。配穴:气滞痰凝型,加丰隆或足三里;气滞血瘀型,加血海或膈俞。
灸法:用微波针灸法,选用DBR-1型微波针灸仪(华北光电研究所产),治疗时将无针辐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调整调节器幅度,至患者有温热针感为度,一般20~25伏。开始治疗每穴20分钟,症状减轻后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少数患者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休息5~7天,再行下一个疗程。
主治:乳腺增生病。
附记:有人用此法治疗53例,经2~5个疗程,痊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配穴方二主穴:①膺窗(双)、膻中、合谷(双);②乳根(双)、天宗(双)、肝俞(双)。配穴:肝火者,去合谷加太冲;肝肾阴虚者,去肝俞加太溪;气血两虚者,去合谷加足三里;月经不调者,加三阴交。
灸法:上列两组穴交替使用,按法施灸。①用温针灸,先用毫针刺膺窗穴针体呈15°向外平刺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5寸,乳根针体呈15°向外平刺1.5寸,天宗穴针体向外下45°刺1寸,其他穴位按常规刺法进行。每次留针20~30分钟,行针2或3次,同时将艾炷或艾段套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②用艾炷隔蒜(或姜)灸:每次取一组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或2次,15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一组穴,各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
上法每疗程间休息5日后再行下一个疗程。
主治:乳腺增生病。
附记: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配穴方三乳根、天宗、膻中、期门、屋翳、丰隆、解溪、行间、太溪、太冲。均取双侧穴。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4~6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或2次,症状减轻后改为隔日1次;②用艾炷隔蒜(或姜)灸,每次取3~5穴,各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乳腺增生病。
附记:临床屡用,坚持治疗,效果颇佳。若配合灸前揉按,疏通气血,再行灸疗;灸后配合药物疗法(内外并治),则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在治疗期间要忌食一切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经常复查以利于早期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