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因本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如风之卒中使然,故名中风。且病势凶险,后遗症又比较多,治疗颇难。
古人论中风,有外风与内风之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内经》早有明训,正如《中医内科学》所说:“真中风,以外风为主,所中为轻,如面瘫一类;类中风,以内风为主,所中为重,即这里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其因也多为心火暴盛,或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或正气自虚、血液运行迟缓、瘀血阻遏经络等因所致。致因虽多,而“热极生风”“阳动化风”与“虚风内动”是导致风自内生而致病的主要原因。
突然昏倒(或不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埚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等症状。又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两种,即风中经络为轻,风中脏腑为重(古分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四种)。治疗后多留有后遗症,甚则治不及时每易恶化而死亡。
军蛭丸
【组成】大黄600g,水蛭400g。
【用法】将大黄用黄酒浸泡约4小时,取出放锅内蒸至水沸后约30分钟即可取出、晒干,如此法浸泡、蒸制4次即研成细末,与水蛭粉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服1或2丸,日服2次,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逐瘀消癥。
【主治】中风和中风先兆。
【附记】配合其他对证汤药使用,可提高疗效。
黄角汤
【组成】大黄(后下)、水牛角各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或3次。以大便日解4或5次为度。
【功效】通腑开窍。
【主治】脑出血(急性期)。
【附记】加减法:若患者体质壮实、舌红苔黄,整个急性期均可用。体虚者可用酒制大黄。
血栓片
【组成】水蛭15g,郁金20g,川芎3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依法制成片剂,每片重0.3g。每次服6片,日服3次。7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再行下一疗程。以8个疗程为治疗期限。
【功效】化瘀通络。
【主治】缺血性中风。
【附记】可配合其他汤药应用。
醒脑散
【组成】当归500g,川芎、胆南星各25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服3粒,日服3次。连服4周。
【功效】养血活血,散瘀活络,醒脑通窍。
【主治】脑梗死。
【附记】可配合其他汤药使用。
三虫散
【组成】水蛭、蜈蚣、地龙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袋,每袋15g。每次服5g,日服3次,空腹黄酒冲服。25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
【功效】活血破瘀。
【主治】中风脑梗死。
【附记】可配合其他汤药使用。
地龙散
【组成】地龙30g,蜈蚣1条,白芷9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6g,日服3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一般服1~3个疗程即可。
【功效】搜风通络。
【主治】中风后偏瘫。
【附记】屡用效佳。服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马龙散
【组成】地龙、五灵脂各10g,马钱子(炒去毛)3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作10包,备用。每次服1包,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5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瘫痪麻木、周身痛。
【附记】屡用屡验。
通腑化瘀汤
【组成】丹参30g,桃仁、红花各9g,大黄10~15g,芒硝(分冲)6~9g,瓜蒌仁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200ml。每次100ml,口服困难者鼻饲,日2次。
【功效】通腑化瘀。
【主治】脑梗死(急性期)。
【附记】加减法:肝阳上亢加钩藤;痰热重者加胆南星;气虚者加黄芪;阴虚者加玄参、女贞子;痰迷心窍者加石菖蒲、鲜竹沥。
二角三汁饮
【组成】水牛角30g,羚羊角粉(代)0.5g,竹沥20ml,石菖蒲汁15ml,生藕汁30ml。
【用法】将水牛角加水300ml煎30分钟取汁,兑人其他药粉及药汁混匀,鼻饲。
【功效】息风,豁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热闭证,肢体强痉者。
【附记】可加葛根汁、生姜汁、荸荠汁之类。
二乌丸
【组成】制川乌、制草乌、附子各100g,花椒6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备用。每次服9g,每日早、午、晚各服1次,空腹温水送下。
【功效】温经通络。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日夜骨痛。
活血消栓汤
【组成】黄芪25~50g,赤芍、当归、地龙、丹参、牛膝、红花、枳壳、生地黄各15g,降香、川芎、桃仁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期(属气虚血瘀者)。症见头目眩晕,头痛脑涨,口眼喝斜,语言謇涩,肢体偏瘫,步履不稳,舌苔薄白,多于舌边有齿痕,脉多沉细或弦细。
【附记】此为周耀群验方。加减:头痛、眩晕者,加天麻15g;胸闷隐痛者,加薤白、川楝子各15g;口渴尿频者,加熟地黄、葛根各25g;少眠多梦者,加首乌藤、百合各15g;肢体疼痛者,加羌活、透骨草各10g;小便频数者,加金樱子、覆盆子各15g;体虚乏力者,黄芪用至35g,重者加至50g;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25g,续断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