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休制度的争论近日成为舆论焦点,不少公众反映频繁调休并未提升假期质量,反而带来了疲惫感,他们渴望更为连续、充裕的休息时间以真正获得放松和幸福。对此,学术界也出现了取消调休、延长假期的呼声。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兼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基于40年的研究经验,指出调休对内需的刺激作用已减弱,考虑到中国的人均GDP已超世界平均水平,结合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他估算个人年假有潜力增加至20至30天。
专家称中国有条件每年多放20天假 做四休三设想引热议,面对“增加休假或致GDP下滑”的观点,王琪延教授强调,休闲旅游本身能有效促进内需与经济增长,不应忽视其正面效应。对于带薪休假的实施难题,他认为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调整法定假日安排,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到2030年,将现行的双休制度转变为“做四休三”,借鉴发达国家的4天工作制模式,这理论上能为国人带来额外的52天假期。在实践层面,王琪延教授认为,尽管实现“做四休三”或全面带薪休假面临挑战,但通过企业和员工协商确定休息时间,可能是最为可行的途径,并乐观估计多数企业会愿意配合。
针对中小企业实施带薪休假的难度,王琪延教授呼吁采取灵活策略,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避免一刀切,确保政策既能保障员工权益,又不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他重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条件的变化,适时增加法定假日,逐步向“做四休三”过渡,不仅能够满足民众对高质量休闲生活的向往,还能通过促进休闲消费进一步带动国民经济的正向循环。至于具体操作上,王琪延教授建议,无论选择哪种休假模式,都应确保政策设计科学合理,同时鼓励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协商,共同探索最适合的休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