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也成为不少人健身的金科玉律。其实,饭后百步走,怎么个走法,这里面是有讲究的。如果生搬硬套,按图索骥,一放下饭碗就立即“百步走”,可能会健身不成,反而伤身。
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刚吃完饭后,胃部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人吃饭后,血液会大量流向胃肠帮助消化,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就会转而流向双腿“供能”,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供血器官心脏和血管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造成供血功能降低。当胃肠及下肢都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势必加重心脏负担,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人的胃中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果刚进完餐就散步,胃部在活动之中必然快速蠕动,这样会将没有经过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人的小肠,使食物的营养未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人的身体因为营养未能充分到达还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时候匆忙起身散步,就会造成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中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消化不良。因此,饭后最好休息片刻,可以保证人的肠胃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此外,一些患有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的病人,如果饭后散步,会增加胃肠的震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加重胃黏膜病变,造成溃疡面难以愈合。行走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还可使病人胃下垂加重。因此,患有胃病的病人,非但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要减少,饭后应稍坐或躺一会儿再活动。餐后散步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进行过胃部手术的病人也很不利,它有可能导致心绞痛,加重头晕、上腹饱胀不适、体位性高血压、早搏、心动过速,以及阵发性房颤等,损害人的健康,严重者甚至诱发重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