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明确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糖尿病至关重要。下面5号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糖尿病有哪几种?分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1型糖尿病(T1DM)
发病率:少
致病原因:胰岛β细胞破坏,从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好发人群:儿童、青少年,年龄<25岁
体型:消瘦
症状:吃多、喝多、尿多、消瘦;三多一少症状典型
发病:起病急,而且起病时的症状都比较严重,常有酮尿、酮症酸中毒等症状
C肽释放试验: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会明显降低,甚至缺如
2型糖尿病(T2DM)
发病率:多发,约占90%
致病原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好发人群:中老年,年龄>40岁
体型:超重或肥胖
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
发病:很少急性起病,许多病人是从普通的体检、其他科室检查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C肽释放试验: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多为正常,甚至升高
特殊类型糖尿病:1.5型糖尿病
有部分比较特殊的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症状既像1型糖尿病,也像2型糖尿病。甚至有网友抱怨说,这个医生给诊断的是2型糖尿病,结果另外的医生又说是考虑1型糖尿病。弄得自己不知道该听谁的,对治疗也就更没准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养生君建议,要考虑是不是患了1.5型糖尿病,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它是最容易被误诊、漏诊的。本质还是属于1型糖尿病,但它的胰岛细胞破坏缓慢,延至成人25~34岁左右才发病;比起2型糖尿病,这类病人又比较消瘦,体重指数(BMI)<21。治疗方法与1型糖尿病相同。
现在许多科学依据已经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病的进程,这是由于血糖偏高,唾液、龈沟液葡萄糖浓度升高,易引起致病菌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防御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清除功能,因此出现牙周病的几率较高,并且程度往往很重,如牙龈红肿、出血、牙松、失牙等。若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口腔感染也较难控制,牙周炎的症状可进一步加重。反过来,牙周病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慢性革兰阴性菌是牙周感染的常见细菌,这些细菌会通过咀嚼和刷牙等活动进入血液,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难度,从而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有效的牙周治疗利于血糖控制。
Ⅱ型糖尿病患者,保持口腔健康、定期牙周随访治疗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也会降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糖尿病患者要对已存在的牙周病积极治疗,每年进行1至2次的牙周洁治,根据牙周状况有的还可以进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彻底消除牙周感染。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如急性牙周脓肿切开引流、局部冲洗上药等,同时给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1月7日,由中华医学会发起并指导的“2010年-2013年覆盖全年龄段的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结果发布: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15岁以下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近4倍。
该研究结果是在《健康报》主办的1型糖尿病防治知识新闻传播研讨会上发布的,是全球首个国家层面的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英国医学杂志》网站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网站于1月4日发表该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由时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牵头,与国内内分泌糖尿病领域和儿科领域专家共同开展,全国13个地区505家医院参与,旨在深入了解我国1型糖尿病整体发病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人,其中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15-29岁人群发病率为1.28/10万,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
研究还发现,0-14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发病率与纬度显着相关,纬度越高发病率越高,但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与纬度变化无关。翁建平教授认为,这可能与基因、环境因素有关。
据介绍,该研究更新了全球糖尿病地图中的中国儿童起病1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填补了成人起病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空白。研究者认为,中国1型糖尿病增加速度快,亟待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1.体重减轻:大约占总体重的7%,特别是减少腹部脂肪,可能会降低58%的2型糖尿病的风险。
2.中度,一致的活动:糖尿病患者每周应尝试30分钟的中度运动。
3.增加肌肉质量:肌肉以比脂肪更高的速度燃烧卡路里,这有助于达到健康的体重。这又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增加灵活性:拉伸是一种锻炼形式。灵活性也可以帮助减少伤害的影响,提高康复。
5.减轻压力:压力导致称为皮质醇的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6.健康饮食:纤维含量高,瘦蛋白质和复杂碳水化合物饮食,单糖含量低,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7.保持严格的膳食计划:全天经常食用较小的食物有助于防止血糖水平的上升和下降。大多数人需要每3到5个小时进行一次,以最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8.停止吸烟: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可以提高血糖水平。吸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且是糖尿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9.避免多余的糖:加入糖的食物和饮料会导致血糖上升和下降,并促进超重。
10.咖啡摄入适量:咖啡因是一种增加血糖水平的兴奋剂。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咖啡与增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11.足够的睡眠:疲劳或生病可以增加压力水平,这可以增加血糖。
12.监测血糖:患有糖尿病前兆的危险因素或高血糖水平的患者可能需要监测其在家中的水平。
13.按照规定服用药物:有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会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