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的时候都是可以去祭祖的,这寒食节一般和清明节就相差一天,那寒食节的时候也可以去扫拜祭祖吗?寒食节要做些什么事情比较好?
寒食节可以扫墓祭祖。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1、祭扫
祭扫,到墓前祭奠亡灵,并打扫坟墓。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可立墓碑》:"惟其后裔式微,祭扫久缺,亦大有荒凉之感焉。"清扫墓地,祭奠死者:清明时节去墓地祭扫的人很多。
2、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3、秋千
秋千,用途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