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装干货,新货陈货混着卖
一位经营过干货生意的业内人士说,将陈货与新货夹着卖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商贩会将卖不掉的干货,积攒到第二年,然后通过熏、烘的方法进行一番加工,继续掺在今年“新货”中贩卖,比如木耳、蘑菇、干桂圆等。“外表看着好看的,未必是新的,很可能就是用硫磺熏的‘陈货’,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问题在哪。”他告诉记者,以前用硫磺熏干桂圆熏出问题后,现在就会用柠檬黄等添加剂浸泡,然后再蒸干卖。
2、仿冒包装以假乱真
北京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几天前在家附近的食品批发市场买了一些糖果,其中有一种类似德芙外包装的巧克力。但回家后才发现,这种巧克力并非德芙,只是外包装酷似,英文字母也与真德芙比较接近。
这与记者在湖北某县级城市看到的情况如出一辙。通过“傍”名牌的方式销售的食品和小家电都比较普遍,通过外包装或模仿各种产品标识,达到迷惑消费者的目的。
3、腌腊制品被上“色”
一些商贩会自己腌制肉制品进行贩卖。但这样无资质的小作坊流出的腌腊制品,其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无法保证。有些小作坊为了使腌制品“卖相”好,会使用染色的招数,让腌腊制品特别红,看起来很新鲜。更有甚者还“发明”用染色米饭和劣质淀粉制成人造瘦肉,再加腌好的猪肥膘制成腊肠。
4、“吉利”数字礼盒不实惠
各类礼包、礼盒,在标价上多以“8”为噱头,比如88、188、688等。“年货礼盒的吉利价格往往名不副实,很不划算。”经营食品批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做年货礼盒非常简单,买一些散装年货,包上漂亮礼盒,描上一些喜庆的字眼,价格就能成倍增长。记者在超市中还发现,各类干果大礼包,多半均为罐装、桶装、瓶装、听装的“闷包”。消费者基本无法直观看到食物的多少。
5、海鲜大礼包随意缩水
现在许多水产市场摊位上也做起了海鲜大礼包的生意。其中包括虾仁、海蜇等各类海产品。许多公司都来买券,给员工发福利或者送客户都不错。但这些商家自备的礼盒上很少会印刷生产厂家、产品种类等信息,只是笼统地写着“美味海鲜”等词语。大礼包里的海鲜到底产自何处、品质如何、重量多少,往往全凭摊主一张嘴,很容易出现缩水的现象。
选好年货牢记基本原则
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年货?节前人们的购物欲望都比较强烈,消费时容易比平日放松警惕。因此,在选择年货时牢记几大基本原则。
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产品,到超市及正规市场合法经营的商家购买。食品要买有QS标志的。
2、特价商品多留心眼
特价年货商品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质量有缺陷,以降低价格吸引顾客;二是发票不注明名称或者在包装上标明售出一律不退等字样;三是口头承诺三包;四是利用低价促销快过期的商品等。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特价、优惠、降价、促销等商品时,一定要多留心眼。
3、网购莫轻信“超低价”
在网购潮流的影响下,从网上买年货的人也不少。张德志表示,消费者在网购时,应选择大型、正规购物网站;不要轻信所谓的“超低价格商品”,一些网站甚至以标“负价”来吸引消费者,但在实际购买时该产品价格却不能成交。
4、挑年货有重点
坚果类炒货:有油性的味道或者陈味,可能是食品添加剂超标或是陈年翻新,如果有哈喇味,说明食品已经变质;
腊味:腊味最好选真空包装,腊味的表面如果过于油腻甚至发黏发滑,则有可能已经变质;
干货:买回来的干货最好先在太阳下暴晒48小时。一些用硫磺熏过的干货,闻起来有一股酸涩的硫磺味,买时要慎重;
水果:买整箱水果一定要打开来看看,以免商家将个头小的或者坏的放在最底层。称重时注意纸箱,警惕商家用水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