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据《每日经济新闻》摘录 据央视9月3日报道,浙江宁海检察院日前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件,来自新昌县儒岙镇的老板潘某雇用10名新昌老乡,短短5个月时间内,生产出售了多达9000万粒“毒胶囊”。至今,这些“毒胶囊”仍去向不明。就在两年前,素有“胶囊之乡”之称的浙江新昌县胶囊产业被曝使用“毒胶囊”。彼时,媒体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市场。
今年7月22日,因被群众举报,宁海县公安局和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对该窝点进行了现场查处。共查扣空心胶囊成品6箱(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空心胶囊边角料724公斤、空心胶囊回料13袋、明胶50袋、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箱、制胶囊设备等。8月29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潘某等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从今年2月至7月,该生产窝点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除现场查获的之外,其余已经全部进入流通市场。
“毒胶囊”已引起食药监总局的高度重视。9月4日,食药监总局召开药品监管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公安部门深入追查9000万粒胶囊的去向,及时报告发现的流向和追查的措施,绝不能让劣质胶囊流入市场。
会议上,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对浙江省宁海县胶囊事件的下一步处置工作提出要求,9000万粒胶囊去向不明,是一个安全隐患,要求各级药监部门主动作为,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对违法违规案件一查到底、坚决曝光。
《东方早报》此前援引宁海县检察院人士表示,所有胶囊均在宁海生产,后运往绍兴新昌县售卖,具体流向仍在调查中。据了解,9000万粒“毒胶囊”的始作俑者为新昌县儒岙镇人,这些人由于在新昌混不下去了,就转移到邻近县市继续制售“毒胶囊”。
素有“胶囊之乡”之称的浙江新昌再次进入公众眼中,新昌县是全国有名的胶囊生产基地,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两年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就曾曝光了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市场。如今,与新昌县交界的浙江宁海县再次查出大量“毒胶囊”。
“两年前的4·15对行业打击太惨痛了,我们不作辩解,只希望能够严于律己做好生产为自己正名。”一名当地胶囊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