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每日医讯  >  看病先问医生年龄职称引发网友争议

看病先问医生年龄职称引发网友争议

  “看病最好找35~45岁的副主任医师。”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张静如总结自己一生看病经验得出的这句结论,在网上引发巨大反响。有些患者认为,和平时一号难求的正高职称专家相比,副主任医师的号没有那么紧俏,水平也不低。医学界则对此说法弹赞不一。

  正方

  常见病无需找权威

  “看病不必直奔‘教授、主任医师’,尤其是常见病、初诊病人。”广东省人民医院一位心内科专家表示,医学生毕业后,至少临床工作十年才能评上副高职称,此时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独当一面。临床上遇到的病例七八成属于常见病,主治医师搞不掂的病,转诊给副主任医师,大部分可以妥善解决。

  “常见病找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看,值得鼓励。”刚入选中山大学首届“名医榜”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古洁若教授说,我国在分级医疗建设方面做得不好,“病人只认大教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作为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权威,古洁若常感到分身乏术。“我要在做学术、带学生、处理行政事务的同时,兼顾临床。现在只能争取每周出两天半门诊,一天查房。”她说,分配给病人的时间如此紧张,她当然希望能集中精力治疗疑难复杂病例,但经常在门诊坐了半天,遇到的病人却有一半以上属于初诊、轻症,完全可以由下级医生处理好。

  有些病人担心“不找大专家收治,入院后就得不到妥当治疗”。古洁若说,其实,住院病人只要病情够重,一定不会被大专家忽视。

  反方

  部分医师技术更高

  “就诊不要直奔大专家,并不意味着副主任医师就是最好的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外科主任表示,医学是经验科学,一些三十多岁的副高职称专家虽然年富力强、事业上冲劲十足,但在处理复杂疑难病例和掌控高精尖手术的能力上,比资深专家略差一点火候。

  “拔牙、补牙、箍牙等都属于‘精细手工活’,病人与其紧盯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倒不如找年龄在40~50岁的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一位行政管理人员表示,该院公认拔牙“手艺”最好的医生,恰恰是口腔颌面外科一位四十多岁的主治医师。

  “在四十岁年纪还没有拿下副高职称的医生,我们戏称为‘医匠’。他们每天跟病人打交道,往往看病‘手艺’纯熟,而不擅长或者没空写论文,所以升不上去。”他说,口腔医学界有一句玩笑话,“发SCI(科学引文索引)文章,能把牙箍好吗?”对患者来说,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匠”在处理常见病时,很可能比堪称“高富少帅”的“实验室医生”、“论文医生”更加靠谱。

  择医心得1

  职称与医术未必对应

  受访的几位医生认为,病人选医生往往先看职称,实际上,在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下,职称和医生的医术并不都能对应起来。有些医生医术高明,就是因为没发论文或者学历不高,一直升不上去。在华南口腔正畸学界堪称“大牛”的一位蔡姓专家,由于学历仅为本科,从医28年,至今只是副主任医师,而业界公认他的能力超过珠三角不少有正高职称的同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谢汝石副主任医师指出,在以SCI论文为导向的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下,有部分常年耕耘在病房诊室,不擅发论文的临床型医生技术很高,但晋升却很慢。

  择医心得2

  可上网查医生从业经历和口碑

  看病找大专家首诊没必要,找副主任医师也不一定靠谱,那究竟该如何选择医生?。谢汝石介绍了自己的“导医”心得:

  1.别被医生的职称和头衔迷惑。

  2.到医院官网查看医生的从业经历,可从中分辨是“实验室医生”还是临床“医匠”。“如果一个医生的履历中,大篇幅列举的都是科研成果,那么,对他的临床诊疗能力需要多方求证。”谢汝石说。

  3.到导医网站上看看患者评价。“导医网站上的评价,可作为评估医生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和治疗效果的参考”。谢汝石说,患者留言通常会重点提及医生的态度好不好,治疗有没有效果。如果一个医生不擅长和病人有效沟通,也就很难和病人合力对抗病魔。

  4.医生擅长治疗哪种疾病,技术是否过硬,同行对其的评价推荐最为靠谱。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