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每日医讯  >  四川地震:专家建议心理援助及时介入芦山震区

四川地震:专家建议心理援助及时介入芦山震区

  今天中午12点半,雅安芦山,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助理、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组长刘正奎,刚从一所灾区学校回来。这是两天内他在灾区学校的第三场心理辅导课。

  汶川地震后,在救援、安置和重建中的一些教训,为忽视“灾后心理援助”的人们敲响了警钟。而连日来,在芦山,随着多支心理援助队伍提前介入,恐惧、失眠、绝望等灾后心理问题,不再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自然灾难不可避免,但预防、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是可能的。”刘正奎说。

  3位校长的凌晨求助:心理援助成为共识

  4月23日凌晨1点,来自龙门乡的3位校长,找到中科院灾害心理援助团队。一位校长说,现在复课压力非常大,心理辅导没做好,我们不知道该教什么、怎么教。

  而在前一天,刘正奎团队抵达震区的首次学校心理辅导中,原计划40多名学生的“小讲座”,一下子涌入250多人,当地紧急搭起“帐篷学校”,开了6个心理辅导班。

  “这几天,学校、家长求助非常多,随着陆续复课,这方面需求还会增大。”刘正奎说,心理援助成为共识,且介入早、需求高,是本次的一大特点。

  连日辅导中刘正奎发现,当前部分学生存在害怕、失眠、恐慌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一些严重的“退行性行为”,这是一种儿童逃避压力常用的、倒退出现过去发展阶段的行为。“有家长反映,孩子突然尿床,有孩子上课时遇轻微余震便蹿起大叫;有人莫名其妙心慌、出冷汗,还有人告诉我,自己不断想起灾难发生那一刻的情景。这些都属于灾后心理问题,需要援助。”

  正视重大灾难后的反应:重点人群重点救助

  记者了解到,吸取了汶川地震的教训,在芦山地震抢险救灾中,很多心理援助团队尽可能早地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刘正奎在北川心理援助期间帮助建立的“北川心理工作站”人员第一批到达,“他们深知灾难初期开展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据了解,一次重大的灾害后,人会出现心理学的应激反应,比如不断重复灾难场面,非常无助、记忆力变差、精神恍惚等,甚至包括一些躯体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都是重大灾难后的正常反应。

  目前,首批赶赴灾区的心理工作者,正积极通过针对公众、家长、儿童、救援官兵的分类心理手册和辅导课程等,将上述心理学知识告诉震区民众。

  “一般在10天左右,有一定的时间休息、开展自我调整就会消失。”刘正奎说,如任其发展,则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应激反应出现一个月以上,则可能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因大脑机能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心理、行为等障碍。”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