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不看红灯凑一撮就走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走红网络,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据观察,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一小时内有600人闯红灯。
新闻解读:
“中国式过马路”谁都不是旁观者
王玉初
国庆8天长假,全国发生6.8万多起交通事故。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了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够吓人的。尔后,公安部出台“闯红灯扣6分”等一系列新的规定,引得众说纷纭。
事实上,道路的问题,不只是有车一族的事。行人抱怨司机横冲直撞,甚至把斑马线变成了死亡线。司机,也是怨声载道,说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红绿灯,随意行走。网友抓拍到的场景,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交通管理部门,也是一吐子苦水,压力重重。以我看,中国式过马路,是病症,更是警示。
对于行人来说,是该多些自觉自律。过马路时无视红绿灯,只会给自己增加风险。让行人自律,既要管理,亦要教育。我国不少城市下过大力气整顿行人过马路的行为。诸如罚款,或者让违规者当交通协管员,直到发现下一个违规者接替等。这在一段时期是有效的,但没过多久又回到老路上来了。文明过马路,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小手拉大手,要大人做给孩子们看;更要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多一些较真的精神。
对司机来说,驾车行驶在路上,当然处于是一种强势地位。毫无疑问地该对行人多一些避让。唯有多些规则意识,多些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道路才会更畅通些,更安全些。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该是开车的行为守则。
对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系列严管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得出是在想些办法,努力把我们的道路安全打理得更安全、通畅。但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同时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以及一些及时的警示。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犯一次大错之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那样,不但路上会乱成一窝粥,更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甚至会制造出许多悲剧来。行政管理者,当守土有责,责无旁贷。
“中国式过马路”,这种晾晒让人感到脸红,因为谁都不是旁观者。
撮堆过马路别只怪行人
对于事故频发的地段,作为城市建设的规划部门和城市交通的管理部门也需要反思。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十字路口人流和车流区域的科学合理规划,红绿灯的时间间隔设计,都要进行统一的调配和布置。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城市地铁的开发,适当的限号限行,倡导和鼓励绿色环保出行,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我们需要考虑和改进的方向。在国外有些城市,在十字路口和公交车停靠点,这些人流车流的密集地段,特别多增加了一个车道,既有利于行人的上、下车的安全,又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避免在路口造成拥堵。还有在处理人车关系上,实行的是行人优先原则,也就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有的甚至设置了行人也可以控制红绿灯信号。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不能一味对行人不守交通规则去加以指责。相反,如果我们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那我们对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是不是应该多一点宽容?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车流密集的,凑够了一撮行人后,可以在交警或者协警的帮助下,临时改变红绿灯信号,让行人安全、从容地过马路。对行人横跨隔栏,有没有在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能不能多开点口子,方便行人。如果我们都能多一点人性化措施,那我们的交通事故就会大大降低。张玉臻
微言大义
@郑徐慕雨:中国式过马路,或者斑马线是不需要实际存在的,只要你认为那里有一条斑马线,无论它存在与否,你都可以直接穿过。
@JZbls:我执勤的时候就被这个气死了…
@BBK213:都是无奈之举,请问,跟车流同向,绿灯了,车直行的直行,右转的右转,我们要怎么直行过马路?这红绿灯是给行人设的嘛?
@明志教育陈晓金:中国人的特殊心理,“法不责众”。
@手协会长:毎天、每座城市、毎个可过和不可行人通过的路口都再上演。
@彦子窝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