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每日医讯  >  6只大熊猫被野放回归大自然 从108只脱颖而出

6只大熊猫被野放回归大自然 从108只脱颖而出

大熊猫野放 6只大熊猫野放 熊猫谷

  昨日上午,都江堰玉堂镇马家沟“熊猫谷”,6只大熊猫作为成都首批野化过渡研究个体,率先回归它们祖先曾经生养过的那片山野。据悉,这是国内大熊猫保育以来实行野化放归的最大人工繁育种群。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卧龙和成都两个大熊猫研究机构共进行了近10次“粗略放归”尝试,但结果都不理想。

  “先遣队”亮相

  从108只熊猫中脱颖而出

  马家沟一直飘着细雨,两辆载着大熊猫的中型厢式货车刚刚抵达“熊猫谷”就引起了人们围观。

  6只首批入住“熊猫谷”的大熊猫都属于亚成体,相当于人类少儿期,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星蓉、星雅、功仔、迎迎、芝芝和琪琪,其中星蓉、星雅还是一对双胞胎。成都熊猫基地用了将近1年时间,从谱系、健康、遗传背景、性别配比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观察,最终从现有108只大熊猫中选择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这支“先遣队”入住的是“熊猫谷”中半原生态的野放过渡实验区,300余亩的生活空间中,有3个建筑是大熊猫的“宿舍”。“先遣队”6成员将入住2号“宿舍”。这里依山傍水,大熊猫还可以自由“串门”。

  在“熊猫谷”的新家,6只大熊猫一边吃着从成都带去的“美食”新鲜的竹子和窝窝头,一边扭着屁股在山坡上转悠欣赏风景。而它们很快就不会孤单,将来这里还要容纳30—40只大熊猫,以及50—100只小熊猫等伴生野生动物,并在未来2—3年内进行项目二期建设。

  不再“受宠”

  学会野外生存自己找吃的

  此次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际上是一种人工圈养大熊猫过渡野化训练,以提高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成都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博士表示:“过去我们用了50年的时间来挽救大熊猫,我们还将用50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它们回归野外!”

  如何对这6只大熊猫进行野外生存训练?首先是要对觅食行为进行培训,另外就是要让大熊猫学会躲避敌害。“放归以后,我们主要通过佩戴GPS项圈和采集新鲜大熊猫粪便来实施监测。”熊猫基地专家说。

  而这6只大熊猫将不再像在熊猫基地那样“养尊处优”。它们不再进行人工驯化,与人的接触也逐渐减少。张志和说,以后将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饲喂精饲料和其他添加剂,让它们完全采食竹类。

  熊猫谷构建了一个模拟野外的竹子采食区域,根据季节不同保持区域内有新鲜竹类。这些竹类全部采用插入地面的方式放置(即模拟野外竹类生长的方式),以增加大熊猫的野外生存能力。

  接下来,专家们会将具有一定野外生存能力的大熊猫放于“熊猫谷”野化过渡试验区,进一步增强其野外活动能力。

  首批“闯江湖”的6只大熊猫

  星蓉:雌性,出生于2007年8月13日,体重86公斤。生长发育良好。

  星雅:雌性,出生于2007年8月13日,体重91公斤。喜食竹种较多。

  功仔:雄性,出生于2008年7月26日,体重89公斤。性格外向,是电影《功夫熊猫2》的创作原型。

  迎迎:雄性,出生于2008年8月23日,体重75.1公斤。善攀爬。

  芝芝:雌性,出生于2009年8月23日,体重58公斤。喜攀爬,性格好强。

  琪琪:雌性,出生于2009年9月28日,体重56公斤。是熊猫界的“美女”。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