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一大社会景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谣言的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新一期《人民论坛》刊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的文章,分析了网络谣言的十大特性,并呼吁以正视、研究、睿智、沉默、消费、文化六大基本态度应对。
这篇题为《网络时代的谣言变局》的文章说,网络的虚拟性和进入的匿名性,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自由主义者的国土。在现行的网络运行环境下,每一个网络行动者,都是这一虚拟空间的“国王”。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行驶自己的权力,造成惊天动地的巨大响声,以便炒作自己、推销自己。比如,网络语言暴力、网络隐私侵犯已是网络的顽疾,成为网民诟病的对象。
文章分析说,网络谣言有十大特点:
1、预言性。
为了吸引眼球,有些网络谣言以预言未来祸福吉凶的面貌出现,让人半信半疑。
2、诱惑性。
有些无聊好事之徒,往往以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制造遗产赠予的谣言,以考验你抵御巨大金钱诱惑的定力。
3、隐蔽性。
网络身份仍是隐蔽的,这增加了普通网民查找谣言来源的难度,不利于及时揭穿谣言。
4、知识性。
许多网络谣言,以传播知识的面孔出现,增加了识别的难度。
5、攻击性。
在网络上散布某人的谣言,大都是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包括诽谤中伤、泼妇骂街和一些地痞流氓、光棍无赖的龌龊行为。
6、报复性。
最近在网络上发生的有广泛影响的“闫德利”事件,是其前男友杨某为了报复闫德利,而捏造闫曾从事性交易,并患有“艾滋病”的网络谣言,河北省容城县司法机关已对其男友采取了司法措施。
7、宣泄性。
有些网络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受到了委屈或打击,为了宣泄郁闷心情,在写博客时或留言贴中,不知不觉制造了一种谣言。
8、强迫性。
更有一些精神偏执者,在网络上发送一些莫明其妙的谣言信件,要求你转发给多少人以上,否则就对你和你的家人进行疯狂的诅咒,强迫定力不强的网民必须按照他的意志从事。
9、炒作性。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经常使一些不甘寂寞的人指使一些帮闲文人制造一些关于自己无伤大雅的谣言,然后自己再出来辟谣,借此炒作自己以增加网络名气。
10、自炒性。
在网络上,有人自己制造关于自己的“谣言”。这种谣言,美化自己的居多,丑化自己的也有,但十分罕见。这种丑化自己的谣言,其制造者的动机颇值得研究,大概逃不出“不求流芳百世,但求遗臭万年”的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