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输液,一生病就输液,其实这样对身体健康只是解决了当前问题,却带来了久远的健康问题。一感冒或是身体不舒服,医生就要你输液,输液完确实效果比吃药好,但是经常这样的话,对以后的健康会造成影响。
《扬子晚报》的消息说,最近,江苏省宣布从明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停止对门诊患者的静脉输液,不仅是抗生素,其他药品输液也不行。
规定要求, 2016年7月1日起,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公报,截止2014年底,江苏省共有三级医疗机构141个,二级医疗机构332个,一级医疗机构653个。除十余个儿童医院,最终不能门诊输液的医院将达到460个左右。
中国抗生素人均用量是美国10倍
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分析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大医院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实质上切断了医疗机构“大输液”的财路。
一、为何要禁止门诊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
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二、为什么儿童医院门诊输液不禁止?
业内专家称,可能是考虑到患儿的特殊,才保留了儿童医院可以门诊输液。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不如成年人,病情发展迅速。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在门诊保留输液,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媒体如何评价
1.取消大医院门诊输液是一种积极纠偏
《西安晚报》的观点说,取消大医院门诊输液是一种积极纠偏。稍有点头疼脑热,便去挂吊瓶,这是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医疗机构动辄静脉输液,为“以药养医”提供了市场。在这种背景下,抗生素“限用”很难得到落实。从遏制抗生素滥用的角度看,江苏省卫计委采取近乎“一刀切”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在困局下的有益尝试。
2.取消门诊输液,改变就医观念
对这个事,《无锡日报》的观点说,取消门诊输液不容易却是方向。其实这“限抗令”就像紧箍咒,一直在“念”,但是还有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文章就说,立即叫停门诊取消输液确实有困难,但从门诊开始限制输液却是一个方向。大家应该改变就医观念,坚持“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3.“叫停门诊输液”别忘了小诊所
《河南商报》的文章还提醒说,“叫停门诊输液”别忘了小诊所。江苏省卫计委的规定是针对二级以上医院的,而在现实中,滥用抗生素和输液的场所,更多的是各种私营小诊所。相比公立医院,对这些小诊所的监管难度更大,对此,监管部门不妨从生产源头开始,设置一套抗生素流转、使用跟踪机制。
四、抗生素输液的危害
1.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2.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3.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4.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这种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输液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黑医院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其中,“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6.肉芽肿危害
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7.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因此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不仅仅在于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医疗环境及设备的管理。
五、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1)、内科: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1.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 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 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 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 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 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 高血压亚急症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
11. 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 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 轻度结肠炎
14. 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 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 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 急性膀胱炎
18. 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 单纯的房早、室早
20. 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 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 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 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2)、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 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 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 轻度软组织挫伤
4. 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 浅静脉炎
6. 老年性骨关节炎
7. 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 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 慢性劳损性疾病
10. 慢性膀胱炎
11. 慢性前列腺炎
12. 前列腺增生
13. 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 精囊炎
15. 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 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3)、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 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 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4)、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