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血液供应仍比较紧张,夏季尤甚。各大医院血库均优先保障急诊和危重病人用血,对于可以择期手术的患者,一般建议其家属进行互助献血以保障血液供应。一些家属在血液不够的情况下,但又为尽快让医院安排病人进行手术,故通过“血头”让卖血人员代替家属进行献血,成为此类犯罪滋生的市场驱动力。
北京、知名医院、卖血,这几个词连在一起,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获悉,仅2011年9月一个月,该院就连续受理非法组织卖血案件4起,涉案犯罪嫌疑人10名,卖血人员20名。目前,上述犯罪嫌疑人均被海淀检察院以非法组织卖血罪批准逮捕。
在这些案件中,嫌疑人往往是在QQ群中发布组织献血的消息,并在医院联系需要用血的病人家属,以400元至15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血液,在自己从中抽成后,将剩余的部分付给自己组织来的献血者。
据办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非法组织卖血案的特点主要有4个:
犯罪团伙化。上述4个案件均为团伙作案,内部层级清晰,分工明确。一般来说,上线负责在医院内联系需要用血的病人或病人家属,商定用血量、血型、用血时间,并根据用血量收取“好处费”;下线负责在网络上寻找卖血人员,与其议定卖血价格后带至医院。通常情况下,下线人员还会在卖血人员中或者通过网络发展自己的下线,通过提成的方式扩充组织。除此之外,组织内还有专人负责在医院内带路、收发献血信息卡、望风以防止争抢血源等。组织内部上下线之间均为单线联系,彼此互不认识,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往往只能指认直接与自己联系的上下线,给侦查深入带来巨大困难。
犯罪模式固定化。此类案件的犯罪模式比较单一,均利用医院的互助献血机制进行犯罪。一种方式是经非法组织卖血人员介绍,由病人家属带领卖血人员到医院输血科冒充病人家属或朋友进行互助献血;另一种方式是非法组织卖血人员直接将病人信息告知卖血人员,卖血人员自行到医院输血科进行互助献血。待献血完毕后,上线人员直接向病人或病人家属收取“好处费”,再交由下线逐级提成,剩余由卖血人员所得。
犯罪地点为正规医院。4起案件均发生在北京市某知名大医院。一般卖血人员基于对大医院医疗卫生条件的信任,防备心理减弱,故犯罪分子容易获得较多血源。另一方面,上线在大型医院输血科或者血液病房内长期观察,寻找需要用血的病人及其家属,为卖血者联系血源,从中赚取暴利差价,其中王某涉嫌非法组织卖血案中,嫌疑人王某供述其上线为医院护工。
犯罪成本低,容易牟取暴利。非法组织卖血人员逐级分成,最上线人员负责和病人家属商定价格并收钱,一般为1500元/400cc;其余各级分别提成,卖血者最终所得仅为病人家属所付款项的20%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