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源于浙江临安的天目山地区,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药用兰科植物之一,系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一千多年前的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铁皮石斛其益胃生津之功效为历代医家推崇倍至。《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称谓“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珍稀中药材。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弱,强阴,久服厚肠胃”。意思是铁皮石斛味甘甜,性平和,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去湿除痹,降气,能够消除风、寒、湿邪等侵袭造成的多种虚弱症状。补益五脏,强健形体,滋阴。长期服用可增强脾胃功能,从而使人身体灵活,免疫力增强,延年益寿。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意思是铁皮石斛去湿除痹,降气,补五脏虚弱,强健形体,滋阴。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长期服用能够使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得到增强;补养内脏衰弱和功能上的不足。
现代医学实验证实:铁皮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据北医三院消化科副主任丁士刚教授介绍,幽门螺杆菌(HP)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病因子。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溃疡、胃癌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
据了解,由于野生铁皮石斛对自然生态条件要求极其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极低,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皮石斛就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药用植物。石斛专家张明教授介绍说:“石斛多附生于大的树干或岩石上。不能生长于普通的土壤中。开花多,结果极少,每果约有种子100万粒,种子细如粉尘,种胚的发育不超过球形阶段,又缺乏胚乳组织,必须飘落到非常适宜的环境才能萌发,自然条件的发芽率不及5%,且发育十分缓慢,起初仅为一细小的绿珠,光合作用面积很小,强度低,对生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其有性繁殖困难,繁殖系数低,生长慢。”目前,铁皮石斛产于浙江、云南、安徽、广西等地。
据考证,天目山是铁皮石斛的种源地。当地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使天目山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远远比其它产区更久,甚至可以达到一些产区4-5倍的生长周期,药用价值大大提高。道教创教天师之一张道陵就曾在天目山长期采摘铁皮石斛,炼成“龙虎神丹”。面对日益频临灭绝的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将铁皮石斛界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授予了位于浙江临安的天目山铁皮石斛。今后,只有在这一地区生产的铁皮石斛才能叫“天目山铁皮石斛”,这就好像西湖龙井获得认证后,只有杭州特定地区生产的龙井才可以叫西湖龙井。此举将有利于保护铁皮石斛的繁殖、文化传承和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