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里做个常规骨科手术,大小器材多是洋货,本土医疗产品仅为输液皮管、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这多少有点悲哀。”在昨天(2日)举行的“上海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一位临床医学专家感慨道。
市场研究显示,去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占全球市场总额的4%至5%;未来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还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同时,最新数据表明,跨国医疗器械制造商的产品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过了70%。
面对这一巨大“蛋糕”,“国字号”医疗器械怎样才能占领高端市场?
助推研发,需政策跟进
作为生物医学的一部分,医疗器械制造业需要医学、工程学的完美结合。戴戎教授认为,除了资金投入问题外,人才投入也是发展国产医疗器械的关键。
不过,医疗器械的发展仅靠医生和工程师还远远不够,穿梭在医院、研究所、高校、政府、风险投资公司之间的专业中介人员,才是最为紧缺的角色。中介既可及时发布临床需求,又为科研成果找寻投资商,将有利于改善科研与产业缺乏良好衔接的现状。
要助推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壮大,政府还应有的放矢跟进扶持政策。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坦言,政策应带有指导性,而非强硬的指令;部分产品报批的周期在整个研发周期中占去一半时间,严重拖了企业成长的“后腿”。
专家建言,政府在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给予宽松的投融资渠道、优惠的财税政策之外,还应尽快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办法,鼓励医疗机构使用本土产品,让有实力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尽早“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