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大家都清楚,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那么你知道怎么去预防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
中国高血压控制率低
无症状、隐匿发病,然而却持续、悄悄地造成心、脑、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这些特点是高血压病的可怕之处,也是令人们容易对其忽视的重要原因。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当前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高而上升。
中国对高血压有着长期且系统的研究。早在1950年代大跃进时期,当时医疗界就提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口号,将高血压作为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称慢性病、慢病)的抓手与切入点。
1958~1959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成人患病率为5.11%。1959年,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制定,并将原发性高血压称为高血压病,对高血压的分期作了详细说明,这对高血压防控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1979年,全国第二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的患病率是7.73%,1991年第三次调查的数据是13.58%。2002年的“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被看做是第四次高血压调查,当时的患病率是18.8%。
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人体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标准,但除此之外未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另一方面,在医疗上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的,则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
刘力生是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根据这一指南的规定:人体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毫米汞柱(《120/80mmHg),如果血压值≥140/90mmHg则为高血压。
最新的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从2012年开始,是由阜外医院原院长高润霖院士领衔的“十二五”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据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王增武在2017年8月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此次调查发现,中国当前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高而上升。
从整体来看,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男性高于女性,分别是24.3%和21.6%。城乡差距减小,城市为23.1%、农村为22.9%。研究还显示,过去10年,高血压地域分布的“北高南低”趋势已发生改变,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对比2002年,高血压的知晓率从30.2%上升到42.7%,治疗率由24.6%升至38.3%,控制率从6.1%提高至14.5%。
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宇清表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肥胖、高钠饮食与饮酒是高血压的三大首要危险因素。据张宇清粗略统计,50岁以下的中年高血压病人已经占到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此外,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4.5%。张宇清指出,造成中青年与儿童罹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肥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往往持续时间长,是遗传、生理、环境和行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疾病是各种慢病中引起死亡最多的疾病,高血压病又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病种。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慢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可造成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损害或器质性损害,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今年48岁的胡传江是江苏苏州一所大学的科研处长,他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并非来自于医生的指导。对他来说,高血压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惨痛记忆。二十多年前,在外地上大学的他正在课堂上听课,却突然收到来自老家的电报,通知他“母病危,速归”。在他当时的印象里,母亲向来是一位健康、坚强、能干的女性,怎么可能突然病重呢?等胡传江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回家以后,才知道母亲因突发脑出血已躺在医院急诊室的担架上,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经医生介绍他才知道,母亲患有高血压,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偶尔在工厂医务室测量血压的时候知道血压数值高。医务室的医生给她拿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她并没有当回事,在工作、生活中向来作风泼辣的她,很少能够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母亲所在工厂的医生也没有积极宣传高血压病的危害,而只是开了药了事。
那一次,是胡传江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由于脑出血的部位在最致命的脑干部,所以虽然出血量不大,但医生仍然未能挽救她的生命,不到50岁的她临终前也未能看到儿子一眼。悲痛之余胡传江得知,自己的舅舅也患有高血压。多年以后,舅舅患了脑梗塞并造成肢体偏瘫。
对于胡传江来说,是家人惨痛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提醒他十分注意防范高血压这个静默的杀手。由于了解到高血压有遗传倾向,所以自己进入40多岁就开始注意体检,最近两三年果然出现血压值高于正常范围,于是他坚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不仅经常去医院测量血压,还买了一个家用袖带式血压计,每天自己监控血压。然而胡传江也发现,虽然自己因家庭的原因而对高血压特别重视,但周围的人对高血压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的确,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从中年以后开始发病,进展缓慢,病程长达十多年至数十年,初期很少有症状,约半数患者因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血压,才偶然发现血压增高。还有不少人,一旦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后,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神经症样症状,例如感到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等。也有不少病人直到出现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后,才因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而去就医。像胡传江的母亲那样,一发病就出现极为凶险的后果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实际上,无症状、隐匿发病,然而却持续、悄悄地造成心、脑、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这些特点恰恰是高血压病的可怕之处,也是令人们容易对其忽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中国,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只重视开药而不重视交流与宣讲,高血压防控最基本也最简单的环节在中国成为软肋。
延伸阅读:导致高血压的原因
1、身体肥胖
现在生活质量是不断的提高,肥胖者也成为了一个让人烦恼的问题,然而它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肥胖的人用药物控制血压相对来说比较难一些,要剂量多一些才能得到控制。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吸烟饮酒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其中吸烟饮酒是最主要的高血压发病原因。事实证明,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3、吃得太咸
虽然说吃得咸并不代表一定会患高血压,但有大量的高血压临床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食盐量都是较大的。吸收过多的钠盐很容易会使血压升高,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4、精神问题
这是高血压发病的又一个重要诱因,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过大,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这是因为长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高血压发病。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如何预防高血压
1、体检
注意定期体检,每半年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控制与治疗。
2、多运动
多运动,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保持身材,也能锻炼心肺功能,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好方法。不论是不是为了预防高血压,锻炼都是有益的,高血压患者,也能从体育锻炼中获益。
3、保持心平气和
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少说话,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动太大,那样对身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4、足够睡眠
睡觉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充足的睡眠能使我们的血压保持稳定,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所以想要健康从保持充足睡眠开始。
5、补充钙跟钾
钾可以防止高食盐摄入引起的血压升高,对轻型高血压更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因为增加钾的摄入量有利于钠的排出,所以补钙和补钾都具有降压的作用。而常见的具备钙跟钾的食物有很多,像虾,核桃,大骨,牛奶,海带,大豆,莴笋,芹菜,丝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