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一夜”防寒纳凉,请接受这份夏季养生指南
天府早报记者 段震 实习生 景和丽蓉
经历了前段时间的低温吹袭后,这几天的降雨让上海人感受到了“立秋一夜”的炎热。 “防寒纳凉”、“贴秋膘”、“春捂秋冻”,亲人们常思考的夏季养生重点是什么?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诊所西医科,因头晕、舌干、眼痒、鼻干、头晕等“秋燥”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该院西医科主任周勇提醒,燥夏季主气,保健重点是补气防燥。 保健的主要原则是清热润燥、益肺化痰。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滋补化痰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等。
防寒
口渴、舌干、鼻干、咳嗽
近期受暑热影响的患者有所增加
这三天的冷空气十分宜人,给长期被低温“烘烤”的上海注入了一丝凉意,瞬间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当“秋虎”离开后,气温却上升了许多。 走在街上,凉风呼啸,不少人赶紧翻开衣摆,有的甚至穿上了衣服。 一周前,王先生开始为家人做荸荠梨。 “我的孩子平时工作很辛苦,经常通宵加班。 最近总听她说晚上早起嗓子干,眼睛不舒服,胃好像不太好。 春天容易胃热,所以我就安排了一些清凉润燥的饮食。”
9日,24个地方迎来“白露”。 “白露”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转冷。 西医专家认为,随着气候逐渐干燥,人们常常会出现“上火”症状,而冬季的“上火”多为“虚火”,是由“阴虚火旺”引起的。气候干燥,精血消耗。 上周四,天府早报记者也从成都第二附属医院西医科了解到,近期来就诊的患者大多出现头晕、舌干、口干等“秋燥”症状。眼睛痒。 夏季主气,称为“秋燥”。 保健的重点是补气防燥。 已经患有慢性病的人要多注意滋补化痰的食物,如百合、大枣、香蕉等。 不仅要减少新鲜水果的摄入,还要适度锻炼,提高抵抗力。”
贴秋脂
谨防过度填充
当归桂圆鱼汤,有些人吃血糖高
立夏这天,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 民间流行夏至这一天在吊秤上称体重,并与冬至比较体重,以测胖瘦。 减肥被称为“苦夏”。 那时,人们往往只以美丑来评判自己的健康状况。 减肥了,其实是需要补的。”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吃好吃的零食和菜肴。其实素食才是首选,“肉贴膘”。在这些三天,普通人吃烤肉,讲究的人吃白菜、卤肉、甜甜圈、卤鸡、卤鸭、红烧鱼等。
立夏之后,人们的肠胃功能逐渐恢复,食欲明显好于夏季,所以秋分之后也是添秋膘的好时机。 但这也是减肥最快的时候,所以肥胖者和想要控制体重的人此时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避免减肥过度。 “凡事都要适量,‘补’时因人而异。” 周勇说,他遇到过“太过分”的病人。 ,桂圆鱼汤,是好东西,但我吃多了,导致头晕舌干,血糖也高。”
医生提醒,经过一个夏季的煎熬,人们的肠胃普遍虚弱。 如果补得过多,肠胃功能就会减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胀气、腹胀、腹泻等问题。 可以多吃止咳、生津、利湿、健脾的乳制品,多补充水分,饮食清淡,多吃水果和猕猴桃。
携带秋天的冰冻
有些人不应该“冻结”
谨防严寒刺激引发“旧病恶变”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防杂病”。 意思是劝人们夏天不要急于脱掉上衣,夏天见冷不要穿得太多,而要适当遮盖或防冻。 从防病保健的角度来看,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冬季锻炼,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病能力。
夏天是一个由热到冷的过程,为什么会“秋冻”呢? 周勇说,因为穿厚衣服不容易适应季节变化,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比如发烧、感冒等。 “秋冻”就是要逐渐适应这样的变化; “春捂”也是同样的道理。 夏季是过渡季节,天气逐渐转暖。 如果连衣服一起脱掉,很容易引起发烧。 人体适应季节变化有一个过程和适应期。
不过,“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 年老体弱、热阳虚等抵抗力低下的人,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 另外,一些慢性肝病患者不宜“秋季受冻”,如呼吸系统癌症、慢性食道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秋天养生秋天养生,受到严寒刺激时,食道和血管会收缩。并收缩,可能导致导致患者旧病恶变。 其实,能抗“冻”的人,也应该有一个度。 当天气骤然升高,气温明显升高时,要及时添加衣服御寒,防止感冒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