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现实中,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似乎并没有走向大多数人所想的美好画面,而是甘当社会隐形人,成为了一名城市“蹲族”,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出身不错,这两个标签加起来仿佛预示着一份好工作、好前途。但实情却是,部分这样的年轻人并没有按照如此剧本走上理想之路,而是选择在家或出租屋里,成为一名城市“蹲族”。
不同于“啃老族”“蛰居族”,城市“蹲族”特指拥有一手“好牌”、被人寄予厚望,却“放弃”自我、甘当社会“隐形人”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以“现实低欲望、网上多冲浪”的方式闲散度日。
以下是几点原因:
1.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
2.受挫后对自己失去信心;
3.走出校门后对身份转换的迷茫;
4.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
5.性格过于自卑;
6.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7.喜欢低调安静。
首先对于喜欢安静低调的来说,不是他们当了隐形人,而是圈子不同,我们可能没有发现。其实他们可能在自己的圈子或某一领域里很出色也不一定。
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受挫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性格过于自卑,走出校门后对身份转换的迷茫这部分分群,他们需要得到认可和鼓励,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发光发热。
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这部分人群就需要让他们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断的让他们去尝试社会生活这样才能,让他们脱离现状。
多位专家指出,城市“蹲族”所表现出的自我逃避、缺乏目标、找不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等特征,看似与他们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出身不错等标签存在难以理解的反差,但反差背后,与从小的高压学习环境、大学进校便开始的“内卷”、入职后的机械劳动等都存在现实关联。
——家长的期盼,成压力培养皿。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师艳荣表示,中等收入家庭在考学等问题上对孩子期盼高,使得不少孩子长期处在高压学习状态,易产生心理压力和疲惫感。一直受家长严格管控的他们,缺乏内生动力,一旦步入社会,就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同时,一直与书本打交道的他们,不擅长人际交往。这样,许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会感到无所适从,积累已久的压力也会在这时寻求释放,有人干脆选择“蹲”。
——就业压力增大,“内卷”蔓延至校园。在长期的高压环境下,本以为“好大学”就是终点的他们,进入大学又会发现一条名为“好工作”的赛道。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争先认为,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认知中的“好工作”多集中于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家一窝蜂向前涌。优胜劣汰下,本科学历严重贬值,导致刚入校的本科生,早早开始准备考研。而这些努力只是为最后能找到一个别人认为还不错的工作。在这种与日俱增的焦虑感和“僧多粥少”的盲目竞争中,一些学生被压力击垮,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于是他们选择“蹲”。
——社会竞争加剧,工作成了廉价劳动。即使毕业生们顺利找到工作,社会的激烈竞争、加班文化等,又成为他们面前一道道难跨的关卡。年轻人喜欢创新有活力的工作氛围,但现实往往是从事大量重复劳动,使他们难以找到自我价值。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