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对家长依恋的行为这很正常,不过不同的性格的孩子有不一样的依恋的举止,微尚健道网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的依恋行为的剖析。
安全感看似无形,但可能比物质满足对孩子来说更加重要。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能更好地应对压力与挫折。不过,也有些父母可能因为经验不足,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在依恋家长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孩子的安全感及依恋问题,心理学家安斯沃斯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并提出了非常著名的“依恋理论”。
安斯沃斯把一群1~2岁的孩子放在一个房间里,然后让孩子的妈妈离开房间,只留一些陌生人和孩子待在一起。这时心理学家就观察妈妈离开后宝宝会有怎样的反应,等妈妈回来孩子又会是怎样的举动。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孩子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行为反应:
1. 安全型依恋
这种宝宝在妈妈离开后马上就开始抗议哭泣,但过半小时妈妈回来了,宝宝瞬间眉头舒展,立刻开心起来,他非常高兴地伸手去迎接妈妈,十分享受重回妈妈怀抱的感觉。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把妈妈当成一个安全基地,一旦觉得待在妈妈怀里的时间够了,就会想离开去摸索其它的东西。所以这种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感觉安全时可以自己安静地玩玩具,也敢探索陌生环境。
这种宝宝的父母在养育时通常和孩子的互动较多,在情感方面的支持也较多,家长能不时地体察、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记得在一段孙俪的访谈中,她说:“孩子一两岁的时候,我要离家工作,孩子有抗议哭闹,于是我就耐心地坐下来跟他‘讲道理’”,主持人问她:“孩子能听懂?”,“我觉得他能听懂,因为我讲的时候他会很安静地听,然后他就不闹了。”
或许正是因为孙俪总能对孩子循循善诱,所以儿子小小年纪就能清晰表达出对妈妈爱意和思念。像等等这样的孩子,就属于安全型依恋。
2. 回避型依恋
你的孩子平时是否有以下这些表现?
与妈妈分开,表现得很无所谓;家长回来后,没有对家长的依恋行为,平时也不会主动寻求和妈妈的肢体接触; 平时对家长的态度比较冷漠,没有与家长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结;对物品的兴趣超过对人的兴趣;如果孩子有以上多种情况,那么他很可能就是回避型依恋的宝宝。
在安斯沃斯的实验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当妈妈离开以后没有哭闹,甚至表现得无动于衷。当然,他们不是真的不需要妈妈,而是在假装。
当妈妈回来以后这些孩子心里虽然很想接近妈妈,但表现出来的却是生气和拒绝妈妈抱。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是最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明明很需要妈妈,但就是不表现出来,并且他们的内心总是十分敏感多疑。
这类型孩子的妈妈,很可能只有在她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去和孩子互动,并且妈妈还可能把孩子的需求等同于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孩子,而对于孩子真实的需要却很少会去真正关注并满足。
如果在生命的早期,母子间感情上太过疏离,或者妈妈离开孩子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那么孩子很可能在见到妈妈时变得回避。这是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得出了这样一个论断:我不指望你,我不需要你。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的核心信念就是:别人都不可靠,我只能靠自己。当与他人相处不太顺利时,他会退缩,而与别人太过亲密也会让他有不舒服、甚至紧张的感觉。但这一切只是因为他特别害怕受伤,事实上他还是很需要亲密感的。
3.矛盾型依恋
你的孩子平时是否有以下这些表现?
与家长分离时极端抗拒,哭闹不止;在陌生的环境里会很紧张,贴在家长身边不肯自己玩和探索;经常情绪不稳定,脾气大且急躁;一旦发脾气或哭闹,又很难被安抚;如果孩子有以上多种情况,那么他可能就是矛盾型依恋的宝宝。
在安斯沃斯的实验里,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妈妈准备离开但还没有真正离开时就开始焦虑地想哭了,当妈妈真的离开,他会边哭边表现出很烦躁的样子。但是等妈妈回来,他心里又非常纠结,他会伸手要妈妈抱,但当妈妈真要抱起他时,他又会扭动身体抗拒。
矛盾型依恋的孩子总是充满焦虑,因此他只喜欢黏在妈妈身边,最好妈妈的注意力始终在自己身上。由于他总是在寻求绝对的安全感,所以当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就算妈妈在场他也会很焦虑。
这种类型的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可能不一致,或者父母中一方的养育方式和态度极不稳定,时而对孩子热情时而又很冷淡,因此孩子常常不知道从看护人会那里得到什么。而这些充满焦虑的孩子长大后,也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脾气大而急躁。在人际关系中,要么过度黏人、试图去控制他人,要么患得患失,总往坏处去猜测。
除了以上三种依恋类型,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依恋类型,叫做混乱型依恋,这些孩子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会表现出无助和漠然,而当妈妈回来,也根本猜不出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有时候他可能是热情地拥抱妈妈,但也有可能理都不理。混乱型依恋的孩子大多是因为曾经受到了较大的伤害或虐待,所以这类孩子情绪和行为常常难以预料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