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家长一方面想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涉猎更多,另一方面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找到自己喜欢的,合适的,也是以后一生的财富,但是要注意尺度,报竞赛班要看什么?下面带来介绍。
给家长的建议始终是:不要抱太多期待,而忽略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最关键的,还是学习态度。小孩需要足够的阅读、思考和体验的时间,把他们的时间填得太满,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重要的,还是在学校里认真听课,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扎扎实实地把每节课的知识点搞懂,这是基础。
我这么说,并没有贬低课外培训机构的意思。很多培训机构都很不错,老师的教学经验也都很丰富,而现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线上教育培训产品和课程,我给我女儿也报过培训班,也下载过一些App,购买过线上的课程,我在旁听一些优秀的培训机构课程的时候,觉得对我的教学很有启发。当课堂结合动画、竞赛、过关等环节时,确实很有趣,能把孩子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这些理念也是很值得落实在我日常教学里的。
但培训班虽好,不可盲目吃,不可滥吃,要从小孩的实际需求出发,有些该补差,有些可提高,家长应该认真评估一下小孩的实际能力,以及课余时间,同时也需要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报培训班之前,家长应该带孩子去试听一下,了解一下老师的授课风格。订阅线上的课程也是如此,家长最好有比较实际的熟悉和了解,再做选择和决定。家长也不要跟风焦虑,不要乱攀比,别人报三门,我报两门就不安,别人报这个课,我就要报比他高级的课,没这个必要。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不要把报培训班当灵丹妙药,其实,就算送进知名学校,知名老师的知名班级,也不是灵丹妙药,小学生阶段,父母还是要亲力亲为,多加监督和陪伴。养成严谨端正的学习习惯,这比提早学、多学多少内容都重要。
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 孩子的心态:
暂时不适合参加竞赛的心态:胜负心过强的孩子,视竞争高于一切的孩子,害怕竞争有畏难情绪的孩子,敏感又自尊心超强的孩子。
为什么说暂时不适合呢?
因为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在比赛中迷失自我,比赛成绩好,容易自负,比赛成绩差,容易自卑受打击。
可以先从小事上入手,慢慢调整孩子的心态,帮孩子锤炼三观,等她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和人生处于一个比较客观和稳定的状态之后,再去比赛也不迟,否则对孩子的伤害远大于好处。
因为参加竞赛的孩子有一些是又有天分又努力的,还有极少数是天才型的。
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当孩子一路竞赛走过去,却不能客观地看待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或是以天赋为唯一借口粉饰努力上的不足,或是以努力为绝对信条掩盖天赋上的差距。
适合竞赛的心态:对竞赛有兴趣的,有一定竞争力的,能坦然面对结果的,略微的紧张竞争能刺激到一些上进心的。
简单来讲就是比赛前努努力,比赛中有点紧张,比完了乐呵呵,想着下次再稍微努力点的。
尊重没自己考得好的对手,佩服但不羡慕嫉妒比自己强的对手。
二. 比赛的目的及优缺点:
参加比赛的目的人人不同。
有的是因为觉得孩子上大学能多个筹码。
有的是因为觉得参加竞赛训练的孩子数学会比不参加的好一些。
有的是因为希望孩子能体验一下竞争的激烈程度,训练心态。
有的是因为孩子数学好,参加个比赛获个奖,多点满足感荣誉感。
有的是因为重在参与,就是玩玩。
二. 比赛的目的及优缺点:
参加比赛的目的人人不同。
有的是因为觉得孩子上大学能多个筹码。
有的是因为觉得参加竞赛训练的孩子数学会比不参加的好一些。
有的是因为希望孩子能体验一下竞争的激烈程度,训练心态。
有的是因为孩子数学好,参加个比赛获个奖,多点满足感荣誉感。
有的是因为重在参与,就是玩玩。
三、引入好的思考。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能在一个比赛中带给孩子多少思维观念的转变,才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首先,我们要跟孩子讲清楚满足感和虚荣心的区别。
满足感是我努力付出了一段时间,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我内心有肯定自己和幸福的感觉。
虚荣心是我过度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以至于嫉妒他人或是有着超强的表现欲。
降低虚荣心的根基是三观,孩子从小三观是如何塑造的,和作为家长我们自己是否虚荣有很大关系。
如果做家长的张口闭口都是谁学习好谁混得好谁有钱没钱谁如何如何, 那孩子就很难不虚荣。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