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昏,头昏眼花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本病可并发于其他疾病之中,亦可单独出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因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清空失养;或肝肾阴虚、肾精匮乏、髓海不足。此多见于虚证,且多责之于心、肝、肾阴血亏少为患。实证多为风阳上扰清窍;或为水饮阻滞、浊阴上犯清空;或为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或为气滞血瘀、瘀血停著。或为上热下寒,扰及清空等所致。眩晕,轻者低头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更为严重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出冷汗等症状。决明汤【组成】石决明25g,决明子10g,菊花15g,冰糖20g。
【用法】将石决明用文火炒出香味,然后将另3味药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水煎2次,取汁混匀即可。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凉祛风,平肝潜阳。
【主治】眩晕。
桑椹汤
【组成】桑椹50g,枸杞子20g。
【用法】将上药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次,日服2次或代茶频饮。
【功效】滋阴养血,补肝益肾。
【主治】眩晕。
菊钩汤
【组成】菊花、钩藤各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平肝。
【主治】眩晕(肝阳上亢型)。石决明汤
【组成】石决明(先煎)、珍珠母(先煎)各15g,菊花、蒺藜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眩晕(肝阳上亢型)。
天麻钩藤汤
【组成】天麻18g,钩藤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平肝息风,化痰止眩。
【主治】眩晕。
息风汤
【组成】桑叶、牡丹皮、菊花各4.5g,炒枸杞子、煨天麻、焦栀子各6g,生地黄12g,钩藤9g,橘红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平肝息风,化痰止眩。
【主治】妊娠眩晕。归芪汤
【组成】当归6g,黄芪30g。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闷15~20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益血。
【主治】眩晕(血虚型)。
桑菊枸决汤
【组成】桑叶、菊花、枸杞子各10g,决明子6g。
【用法】将上药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服。
【功效】清热散风,平肝定眩。
【主治】眩晕。
药枕方
【组成】野菊花500g,白芷100g,绿豆衣250g。
【用法】将上药装入枕头套内,封好作枕头用。
【功效】清热平肝,祛风定眩。
【主治】眩晕。
半夏茯苓汤
【组成】半夏、茯苓各9g,生姜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燥湿,化痰,止眩。
【主治】眩晕(痰浊中阻型)。
止眩汤
【组成】益母草30g,山楂、红花各9g,决明子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平肝定眩。
【主治】眩晕(瘀血型)。
桑椹二至丸
【组成】女贞子30g,墨旱莲、桑椹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每次服10g,日服2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益肝肾,止眩晕。
【主治】眩晕(肾虚型)。
【附记】或取黑芝麻、核桃仁、桑叶各等份;或天麻、枸杞子、菊花、菟丝子各等份。上两方均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用法与主治同上。用之临床,效果亦佳。
枸杞汤
【组成】枸杞子、黑芝麻、何首乌各15g,菊花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益肝肾,清热平肝。
【主治】眩晕。
柴陈泽泻汤
【组成】柴胡、陈皮、泽泻各10g,钩藤(后下)12g,白菊花10g,黄芩6g,白术10g,甘草3g,半夏10g,党参12g,茯苓15g,天麻10g,生姜6g,大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或3次。待症状消除后,可制成丸剂服用以善后。
【功效】平肝健脾,化痰止眩。
【主治】由梅尼埃病、高血压和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
【附记】①加减:高血压引起,加夏枯草、生赭石、石决明;颈椎病引起,加川芎、葛根;心肝火盛,加生赭石、石决明、生栀子或黄连;卧床不起、不敢睁眼,睁眼则天旋地转,加龙骨、牡蛎;腹泻,加山药、滑石、白芍;脾胃阳虚,加熟附子;链霉素中毒,加骨碎补;气血两虚,加人参、黄芪;虚脱,重用独参汤或参附汤;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者,可加三七、丹参。②效果:屡用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