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块根。
性味:味辛、苦,性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禁忌: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药材鉴别:本品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陆,长2~175px,直径O.6~45px。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及数个瘤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气微,味辛辣、麻舌。
二、柴胡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胆、肺经。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禁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鉴别: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3~8m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三、茯苓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药材鉴别:
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四、川贝母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鳞茎。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主治: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禁忌: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药材鉴别:
1、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2、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3、炉贝:呈长圜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4、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