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牙结石的6个妙招
1、刷牙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预防牙结石形成的一种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牙结石形成之初,使用口腔清洁法或刷牙法,都很容易清除牙结石,等到沉积变厚、钙化之后、附着紧密时就不易清除了。
2、饮食结构
富有维生素的粗纤维食物的充分咀嚼有利于牙面的清洁,精细蛋糕、甜食、粘性零食极易沉积于牙面,容易形成牙结石,必须在进食这类食物后及时刷牙漱口。
3、口腔健康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及早处理问题,使牙面、牙颈部经常处于洁净状态。
4、超声波洗牙
每半年一次的超声波洗牙是清除牙结石最为有效的办法,也是治疗牙龈炎、牙龈出血、牙周病的常规方法。
5、牙齿漂白法
利用化学药物的方法置换出牙齿表面或牙面的色素成份让牙齿变白,美容措施,对待附着牢固的牙结石其实不可取,长期疗效并不稳定。
6、化学溶解法
国际上有些牙科机构通过采取1%的二磷酸化合物溶液抑制牙垢中的矿物质沉积来控制牙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没有广泛推广,只适合少量较软的牙垢,对于已经形成附着很久的结石,超声波洗牙、喷沙洁牙仍然是不二之法。
二、牙结石的简介
什么是牙结石
牙垢主要是食物残渣、口腔粘膜落的上皮、唾液中的粘液素及细菌等混合堆积而成的,它比较软,容易通过刷牙等方法清除掉。
牙结石主要是在软垢的基础上加上矿物盐类,如钙盐沉积而逐渐形成的,是附着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的总称。牙结石它是一种看起来像是水里的沉积物一样的、附着于牙齿颈部的黄色物质。它比较硬,与牙齿附着很紧,一般是刷不掉的,必须用器械才能刮除掉。
牙石大都是由于口腔不卫生而造成的。多见于不经常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确者,牙齿排列不齐或因有牙病不敢咀嚼的废用牙。
牙石的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
矿化核心机质和矿物质沉淀。
1、进入口腔的细菌,要成为口腔口菌群中的一种,必须先在口腔内定居。唾液中的糖蛋白可在牙面上形成一层1-15微米厚的薄膜(称获得性膜),使细菌附着成为可能。
2、一旦牙面获得性膜形成,仅在数分钟内便有细菌附上去,层层沉积。这种细菌性沉积物,称为菌斑,黏性很大,它为牙石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矿化核心;
3、如牙菌斑长期存留在牙面上,会逐渐有脱落的坏死组织细胞、白细胞、唾液中的黏液素、蛋白质等附着其上形成黄色或灰白色的软垢
4、牙石形成所需的无机盐成分则来源于唾液。唾液中所含的钙磷等矿物盐呈过饱和状态,当唾液流出导管口,进入口腔后,所含的二氧化碳张力降低一半。一氧化碳逸出唾液PH值升高,钙磷离子即从过饱和状态中析出,沉积在核心的周围。在矿物盐沉积的同时,居于核心中的细菌也遂渐矿化了,久而久之,便形成硬化的牙石。
三、怎么区分牙垢和牙结石
牙垢
牙垢是由食物残渣、口腔黏膜脱落的上皮、唾液中的黏液及细菌等混合堆积而成的。牙垢比较软,容易通过刷牙等方法清除掉。
牙石
牙石是由牙面上矿化了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所形成的。牙石比较硬,与牙齿附着很紧,一般刷牙是刷不掉的。以牙龈边缘为界,牙齿可分为龈上和龈下两部分,附着于牙面的牙石,也因此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牙垢、牙石和牙周组织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实验表明,在无菌状态下,粗糙的牙石给牙龈带来的机械性刺激,并不能引起牙龈明显的炎症。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提供了菌斑附着、病菌滋生的良好场所。牙石本身也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对软组织造成刺激,使牙龈充血、水肿,还会引起刷牙出血
若牙龈炎症继续向深层组织发展,就会引起牙龈自发性出血和口腔异味。伴随着牙槽骨的破坏,牙齿将松动、移位、咀嚼无力。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炎症的罪魁。因此,在牙周组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彻底清除牙石是至关重要的。
四、牙结石会自己掉落吗
1.牙石与牙齿的粘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其形成后,会通过菌斑生成的生物膜粘附于牙齿,而且会继续产酸,腐蚀并贴附,一般自己脱落只有在非常巨大后,受到唾液冲击和咀嚼压力才会脱落,但依然会存留生物膜在牙齿上,对牙齿的损害是最大的,所以一定要定期洗牙,不要等其自己脱落。
2.牙结石一般是不会自行掉落,但是有些人牙结石过多时,部分也可能会松脱下来,但牙结石导致的牙龈炎或者牙周炎,绝对不会自行消除。牙结石一旦形成,一般的刷牙是很难清除的,最好的方式是到正规牙齿专科进行洁牙。
3.牙结石又称牙石,它是由食物残渣、坏死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及唾液中的矿物质钙化后附着在牙齿表面而形成的。牙结石是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基础上,由唾液中矿盐沉积逐渐钙化而形成的。钙化是沿着牙菌斑附着牙面的内侧发生、持续进行的,大约数月后达到极点,由于咀嚼食物、舌颊压力等原因,牙结石不会无限制地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