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球蛋白作用和副作用介绍
免疫球蛋白副作用
说到免疫球蛋白,可能很多人都以为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然而这个想法是错的。因为免疫球蛋白有以下这些副作用。
1.疫苗可能接种失败,给母肾的功能增加压力。
2.可能会使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给治疗带来困难。
3.可能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有潜在危险。
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虽然我们看完了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其实相对来说,免疫球蛋白当然也是有好处的。那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有哪些呢?
1、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2、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体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4、人体是能够自身合成丙种球蛋白的,因此,如果使用外来药品的话,则会抑制抗体的产生而导致人体机体的下降,从而易得病。
5、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二、免疫球蛋白检验
1.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7—16g/L。
临床意义
IgG增高常见于
传染性肝炎(急性)、肝硬化、狼疮样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淋巴肉芽肿、IgG骨髓瘤。
IgG下降常见于
无γ球蛋白血症、选择性IgGIgA缺乏症、肾病综合症、IgA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0.7—4.0g/L。
临床意义
IgA增高常见于
传染性肝炎(急性)、肝硬化、狼疮样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IgA骨髓瘤。
IgA降低常见于
无γ球蛋白血症、选择性IgGIgA缺乏症、抗IgA血症、肾病综合症、IgA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0.4—2.3g/L。
临床意义
IgM增高常见于
传染性肝炎(急性)、肝硬化、狼疮样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
IgM降低常见于
无γ球蛋白血症、选择性IgMIgA缺乏症、肾病综合症、IgAIgG骨髓瘤、肝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
正常血清中的含量仅次于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10%-20%。按其免疫功能又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分泌型主要存在于分泌液中。分泌型IgA是机体黏膜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血清型IgA主要是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分泌性IgA是哺乳动物分泌液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
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巨细胞病毒等疾病的发生。如果在以后的体检中,我们如果发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就会知道机体出现了疾病,应及早的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超氧自体血激活疗法,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杀灭肝炎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多种抗病毒细胞因子,最终杀灭病毒,辅以中医的七十六辨扶正还原疗法巩固治疗效果,从七十六个方面辨证分析,科学用药,扶正为本祛除毒邪,治疗手段多样化,固本还原标本兼治,调理腑脏,改善人体内环境,与西医有效结合,滋养肝脏。
四、免疫球蛋白A主要作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免疫球蛋白都是尤其作用可言的,那免疫球蛋白a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外来抗原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部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无需中央免疫系统的参与,自身就可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抗体,即SIgA。
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
1.免疫球蛋白a可以与病毒或者是细菌病毒结合,从而阻止病菌进入或者是破坏细胞。
2.附着在细菌的鞭毛上,让其活动性减弱,并且更容易被巨噬细胞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