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安徽版”到底妙在哪儿?妙在运用不简单的“加减法”。
以前,药品从厂家到卫生院,环节多,且环环加价。经过“减法”改革,药品流通环节简化了,竞标药价降低了,卫生院运营费用也减少了。
加成“减”没了,怎么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经过“加法”改革后,收入渠道不再单一,财政补贴、新农合、门诊收入齐“进补”,骨干留住了,卫生院实力上去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安徽版”值得借鉴。
深秋的安徽,天气渐凉,而一场改革,正全面升温。
在8个月试点的基础上,9月1日起,安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正式全面推开。
这场改革,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为契机,其核心是: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补偿机制,破除“以药养医”。
有改革,总有质疑。有人怀疑药品质量,有人质疑新机制的可行性、持续性。
带着疑问,10月中旬,记者深入安徽,走访了合肥、六安、亳州、蚌埠、天长、芜湖、马鞍山、黄山8个市共8个县(区)、10余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还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调研。
药价降一半,质量能保证吗?
量价挂钩,不拖欠款,企业安了心
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卫生院利巴韦林注射液快用完了,药品采购员程星拿着院长审批的药品采购计划表在网上采购。他打开全省统一的药品采购平台,输入密码、药品名称,选择品规,发送到区卫生局药品采购管理办公室审核,并向供货企业递交订单,配送企业也能同时看到这条信息。
按照该区域的中标结果,为黄山市提供该药物的中标生产企业为马鞍山丰原药业。丰原药业销售部订单负责人从采购平台看到订单后,马上向黄山的协议配送公司核实,配送公司送出药物,两天后药品送到,程星上采购平台点击确认入库,同时向监管部门递交采购证明和验收证明。这种模式让卫生院几乎实现“零库存”,大大降低了成本。
马鞍山市丰原药业销售部部长王培回忆,当时共有80多家企业投标,为了抢到份额,直接把药价降到1毛钱,最终以比省采购参考价还低的价格胜出。
以前,丰原药业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定价3毛钱还亏本,为何敢降到1毛钱?
王培说:“目前这种招标采购配送模式比以前进步,因为中标的价格和数量正式挂钩,单一货源的承诺使销量迅猛上升,现在中标区域一个月的销量能达到100多万支,价格降到1毛钱还是有利可图。二是回款的周期比以前更快,财政国库支付系统介入,过去最头痛的拖欠货款问题已经不存在。”
不仅在甘棠卫生院,其他各地的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价格都非常低。据测算,857个品规的中标药品比国家限价平均降低52.8%。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说,在今年的招标中,共有全国1202家药品生产企业投标,共计9676个产品。全省77名临床和药品专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基层,对合格药品进行技术评标,其中主观分只占12%。
量价挂钩、技术评标等环节让药厂“吃了秤砣铁了心”,药品质量自然有保证。
安徽省药品采购中心副主任孙萍介绍,不仅如此,中标企业年内若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取消中标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