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景点是有海鸥出没的,最近有位家长带着孩子抓海鸥而且还把海鸥硬生生的装进瓶子里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海鸥是不是属于保护动物的?
1月31日,云南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海埂大坝,有网友拍到一对父母带着孩子用瓶子强行抓海鸥,视频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景区回应,已设置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抓海鸥,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的护鸥中队,此事已告知森林公安。
据视频拍摄者宋先生介绍,第一次看到孩子抓海鸥的时候就制止了,当时他们把抓到的海鸥放了,拍摄视频后去找保安回来,看到这父子又抓了海鸥,周围人多次制止才作罢。
如果不是游客制止,还不知道这家人要玩出什么花样,去伤害这些无辜的海鸥。
查阅资料得知,出现在云南滇池的多是红嘴鸥。从1985年红嘴鸥首次从西伯利亚到昆明进行越冬起,三十多年,它们年年来昆明,不曾爽约。这里气候宜人、温暖舒适,是候鸟的“过冬胜地”,红嘴鸥已经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的确,不少人到昆明旅游,这里是必去的一站,就是为了看红嘴鸥、喂红嘴鸥,和它们亲密接触,享受着人与海鸥之间的信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对如此可爱的精灵,这一家人也下得去手吗?甚至活生生地往罐子里强塞,这是要干什么?
红嘴鸥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当地还曾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制订《昆明市红嘴鸥保护条例》,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把红嘴鸥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让人惊奇之处还在,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事吗?人们常说,熊孩子背后有熊家长。而这一家三口,孩子抓红嘴鸥不仅不制止,反而一家人一起抓,屡教不改,引起众怒才作罢。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一言一行也是对孩子的熏陶和教育。孩子抓红嘴鸥,家长应该及时制止。如果一家人一起“熊”,父母与熊孩子表现无异,那么真的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训诫教育了,不能轻易放过。
景区介绍,此事已经告知森林公安。不知道当地森林公安是否有跟进调查。如果找到当事人并且查实,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教育,也要让父母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不要带歪孩子。
在昆明滇池,游客喂食红嘴鸥,引发过很多负面事件。游客乱扔垃圾污染湖水、捕捉伤害红嘴鸥等事件频发。同时我们也要强调,这些红嘴鸥是野生动物,有自我捕食能力,当地也有足够的食物资源供它们越冬,根本不需要游客来喂食。
有科普文章就称,喂食可使野生动物免除一时饥饿,但会使它们产生依赖性,失去野性,丧失捕食能力。同时,它们的消化系统并不能适应人类的食物,人类的食物可能有损它们的健康。专家就表示,红嘴鸥是一种以鱼虾为主食的杂食性鸟类,爆米花、花生、薯条等,根本就不适合它们。另外,如果它们和人类建立了信任关系,有不法分子捕捉它们,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就是说,人与野生动物应当保持距离,不投喂、不打扰。面对成群的红嘴鸥,不妨当一个安静的欣赏者,观赏它们的美妙身影就挺好。
1、海鸥是国家保护动物。
2、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看到捕食海鸥就违反法律,你可以认为看到有人抓捕首先就是一个五年警告。 这个物种已经登记在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表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注册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列表。
海鸥身体主要是黑、白、灰三种颜色。
海鸥的头、颈是白色,背、肩石板灰色;翅上覆羽亦为石板灰色,与背同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为纯白色。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
海鸥是候鸟。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森林苔原、荒漠、草地的河流、湖泊、水塘和沼泽中,冬季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和港湾。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或在空中飞翔。在海边和海港,成群的漂浮在水面上,游泳和觅食。海鸥以海滨小鱼、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以及耕地里的蠕虫和蛴螬为食。
海鸥象征自由,纯洁,不屈不挠,搏击风浪、勇敢、无畏,不惧怕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代表了坚毅、英勇顽强的品质,对待一些困难能不害怕、不退缩,勇敢坚强的面对。海鸥寓意着:和平,平安。可以说和平,但一般来说是平安,尤其对于海员来说,看到海鸥就意味着安全抵达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