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衍义》: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硬,然不及桑叶。
2.《纲目》:杨,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拼音名】Zhè M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取树干及粗枝,趁鲜剥去树皮,切段或切片,晒干。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主虚损;妇女崩中血结;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煎水洗。
【附方】①治月经过多:柘树、马鞭草、榆树。水煎兑红糖服。(《湖南药物志》)②洗目令明:柘木煎汤,按日温洗。(《海上方》) ③治飞丝入目:柘树浆点(目)了,绵裹箸头,蘸水于眼上缴拭涎毒。(《医学纲目》)
【各家论述】《日华子本草》:治妇人崩中血结,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