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养生的概念第二节中医养生的性质与特点第三节中医养生的现状与任务第四节学习方法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养生一、养生二、繁体中文医学养生
3.《养生之道》 4.养生分类 5.养生原则 1.养生(养生)
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措施。
2.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传统养生保健、强身健体、防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科学。
3.《养生之道》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称为“养生之道”。 四、养生方法分类 道家、儒家、医家、佛家(佛教)、武术、武术 五、养生原则
滋补身心、调和阴阳、顺应自然、滋补饮食、节俭起居、调和脏腑、通经络、禁欲存精、益气调息、宜动静等。
第二节 中医养生的本质与特点 独特的理论体系 和中调旨 综合与辨证
适应广泛的独特理论体系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理念 精、气、神是养生保健的核心
医疗保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和谐和适度。 适度饮食、禁欲存精、适度睡眠、不倦体力消耗等。
综合辩证调整
历代养生家都提倡养生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综合配合。适应范围广
保健真的可以伴随每个人的生活。
人生从小到大,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养生的内容。 第三节中医养生的现状与任务
中医养生在未来人类的防病保健事业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的基本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 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探究其本质。
三是创新理论新方法,在更大范围推广。
第四节学习方法和要求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采用讲授与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中医养生学,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以致用,亲身实践
第二章中医养生发展简史第一节先秦第二节后汉第三节宋元第四节明清第五节近现代第一节先秦旧石器时代:
殷商时期:卫生保健、防病思想萌芽。
周:《周礼》载《食药》,对各种饮食的寒热温凉、四时五味都有明确规定。
春秋时期:注意到日常生活与养生的关系,注重四时五节六气等与健康的关系。
《帝王内经》与养生: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有非常细微的观察和概括; 对衰老和衰老机制有深入的了解;
明确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于预防疾病、保健和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与《内经》
在中医养生史上,《黄帝内经》的完成是一个里程碑。 奠定了中医养生的基础。
中医与《内经》
《内经》对中医养生的贡献: 1、强调精、气、神为人体三宝。 《内经》认为
“人之生,先成精,成精而脑长”(《灵枢经》)。 气,人的生命终结是“五脏俱虚中医养生学,精气尽尽,身骨独生死”(《灵枢·天年篇》)。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本质气化论》)。 中医与《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