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烫伤固然会给孩子们留下病痛,但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病痛的程度也会相应减轻。错误的处理方式,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为什么护理了还会加剧孩子的病情呢?下面八宝网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宝宝烫伤了如何避免错误的处理方法,大家一起来看如何处理烫伤吧。
近日,4岁的女孩红红(化名)在外婆家玩耍时,不慎跌入外婆烧的一大桶滚水中,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烫伤下肢、臂、躯干等。住院一周病情稳定后,父亲把女儿送回家护理。并请当地郎中抓中草药,每天内服外敷,结果不久后,女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出现高烧、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便把女儿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医生表示,红红的消毒没有处理好,已经由二级感染变成三级感染,因为内服外敷的中草药中含有鞣酸,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情。刚开始烫伤并没有这么严重,现在她的创伤出现溃烂了,诊断为热液烫伤42%,创面脓毒症、缺氧性闹病、肺部感染等。
无独有偶,今年9月,山东淄博也发生过一起“2岁男童被开水烫伤,听信偏方治疗伤口感染”的事件。
2岁的男孩洋洋(化名)在一家人准备吃火锅时爬上餐桌打翻了热锅,身上被开水烫起了泡,但事发后,爸爸并未立即送医,而是听信偏方,用几味中药和油调成药治疗,结果当晚洋洋开始发烧,伤口也越来越红肿,家长这才将他送到医院,医生发现洋洋的伤口已经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许多家长一谈起意外伤害就会大惊失色,但与其如此慌张,不如早些学会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正确的处理方法,端正态度、放平心态、冷静理智地做出判断、采取措施。
预防伤害的大原则,相信每位父母都不陌生,但意外往往就发生在我们容易疏忽的环节,所以这类“功课”,做多少次也不嫌多。
做饭时别让孩子进厨房玩耍,闲时将厨房收拾干净再允许孩子进入;
家中有烤箱、电暖气等危险发热设备时,爸爸妈妈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要让他们去摸发热管;
倒热水时请孩子远离,倒完热水后不要把水壶或暖瓶放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如果孩子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一定要告知其危险,避免TA乱动;
用餐时,盛的热汤要远离孩子,防止孩子碰到碗或把手放到里面烫伤自己;到了孩子会乱爬、乱抓的年纪,一定牢牢看住,别让TA失手打翻过烫的食物,伤到自己;
在卫生间洗澡的时候,一定要调好水温后,再让孩子进入卫生间。
就算我们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也还是要“有备无患”。这些应急方法就像放在脑袋里的“急救箱”,我们都希望不会用到,但有了它也就多了一份安心。
冲:孩子烫伤后,不管是有没有衣物覆盖的皮肤表面,要立即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轻疼痛。冲洗时要注意保护创面,水流不可太急,不要把创面弄破。
脱:凉水冲洗后,再仔细观察孩子的烫伤程度。如果烫伤的皮肤与衣服发生粘连,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余的衣服剪掉,千万不能直接撕扯,以免弄破烫伤的皮肤。如果烫伤的皮肤没有与衣服发生粘连,就小心的把衣服脱下来。如果是没有衣服覆盖的皮肤烫伤了,也要在充分的冲洗后再观察孩子的烫伤程度。
泡:经过观察后,如果孩子只是小面积的皮肤泛红、轻度肿痛、没有水泡的一度烫伤,可以继续用一盆凉水给孩子患处继续降温、缓解疼痛。
如果是起了水泡或者是更严重的情况,就不要再继续泡了。
盖:除了情况不严重,自行痊愈的一度烫伤外,如果发生了更严重的烫伤情况,要尽快去医院诊治。去医院的过程中,要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者不掉毛的毛巾覆盖住烫伤皮肤,避免伤口感染。
送:最后一步就是去就近的正规医院的烧烫伤科进行治疗。千万不可听信民间偏方如抹牙膏、鸡蛋清、酱油、香油、中草药等,这些物质对创面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影响医生的判断,同时还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增加创面的感染。
止痛剂:可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
清洗伤处:用温水清洗,不要用肥皂,肥皂会延缓愈合过程;
抗生素软膏:清洗伤口后可搽上抗生素软膏,然后用干净的绷带覆盖;
使用不粘纱布:水疱破裂后,应使用无菌不粘纱布覆盖在软膏层外,避免绷带粘连伤口,每天更换绷带,持续一至两周,直至红嫩色皮肤看起来恢复到了正常皮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