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考古研究院在济南东郊发现12座元代墓葬,这批元代墓葬排列有序,明显经过规划,其中11座为砖雕壁画墓,1座石室墓,那么墓主人是谁?墓葬是哪个朝代的习俗?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近日,济南考古研究院在济南东郊发现12座元代墓葬。其中11座为砖雕壁画墓,1座石室墓,墓葬大多数被盗扰,但是7座墓葬发现有明确纪年及墓主人信息,这在山东地区非常少见。通过出土文字证据确认墓地为元代晚期的郭氏家族墓地。这批元代墓葬排列有序,明显经过规划,部分墓主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为研究元代晚期家族墓地的排列方式提供了新的材料。
根据现有材料看,墓主人应是汉族地主、富商阶层,墓葬年代较为集中,但是墓葬形制差别较大,存在砖室与石室、单室与双室、方形与圆形等区别,葬俗包括土葬、火葬、迁葬、合葬等,墓葬砖雕及壁画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开芳宴、启门图及日常生活场景,这些为研究元代晚期济南地区地主或富商这一特定阶层的日常生活、风俗葬俗提供了代表性材料。
墓葬俗称山坟,用来安置去世的人。古代葬俗因时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见的多是土葬。墓葬多有随葬品。
中国所发掘的3000余座母系氏族公社墓葬表明,史前时代的葬俗因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在墓形、葬式、葬具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尽管如此,史前时代各文化共同体一般都是以氏族制度为基础的,因此在埋葬制度方面往往也存在着一些符合氏族制度的共同原则。
在新石器时期,人们掘坑埋尸已成为黄河流域最普遍的葬法,出现了氏族公共墓地,有单人葬、多人葬、二次葬等葬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出现了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及等级埋葬制度。到原始社会末期土坑式墓葬从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东北地区,出现了男女合葬,男子仰面直身和女子侧体屈身表明父系氏族的社会结构特征,墓坑也更加规整,通过墓葬规模大小、葬具的有无或质量以及随葬品多寡优劣等来体现身份等级的差异更加明显。
如龙山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氏族公共墓地原则普遍存在的同时,因等级差异而存在的不同等级分葬现象更显突出,甚至还因聚落的等级差异出现了不同规格的贵族墓地,其中以良渚文化的情况最为清楚。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汉族土葬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讲究入土为安,因《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也有差别。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