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寒感冒咽痛吃什么食物
1、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汗、解表祛风作用,适宜风寒感冒者食用。民间常以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
患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可缓解,此时生姜就最好去皮,生姜皮有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且有止汗的作用,有悖于风寒感冒发汗的治疗法则。
2、葱白
葱白性温,味辛,具有调节体温,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减少和预防伤风感冒的发生。适宜风寒型伤风感冒者食用。
患风寒感冒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
3、辣椒
辣椒大辛大热,辛能发散,热能祛寒,因此具有散寒发汗的功用,对于感冒风寒尤其适宜。《药性考》中指出:辣椒“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因此,风寒感冒食用辣椒是适宜的,而风热感冒最好不要食用。
用辣椒和生姜熬汤喝,又能治疗风寒感冒,对于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尤为适宜。
4、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食经》言其“调食下气”。《食疗本草》言其“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
香菜、鲜葱、生姜各适量。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2~3天。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
二、风寒感冒食疗方法是什么
风寒感冒的特点是发热、无汗、身痛、恶寒、鼻流清涕等,治疗时宜多选些如生姜、葱白类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做药膳。
1、神仙粥: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2、荆芥防风粥: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
3、紫苏薄荷粥:紫苏6克,薄荷4.5克,生姜6克,粳米70克。将紫苏、薄荷洗净切碎,与生姜一起入沸粳米粥中再煮片刻,趁热服食。本方有散风寒、调营卫、暖胃气的作用。
4、面粉红糖粥:小麦面粉适量,水适量,加温至粥熟。生姜5片,连须葱白2根,均压碎为泥,红糖适量。将生姜、葱白、红糖加入开沸的热粥中,乘热服下,加被取小汗。本方对于脾胃素虚而感受风寒不甚者尤宜。
三、按摩治风寒感冒的办法
风寒型应祛风散寒、解表宣肺。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任脉之腧穴,配以相关腧穴。取穴有中府、风门、风池、风府、肺俞、合谷、太阳、迎香、肩井、印堂。
基本操作方法:风寒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拿按合谷、外关,以人体出汗为度,然后用力拿捏风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风门、风池、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2分钟),接着再按揉上背部1~2分钟,最后拿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1~2遍。
治疗原理:风寒型按摩印堂、迎香,分推前额,能止头痛、通鼻窍;按肺俞与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乃俞募相配,能宣肺解表,止咳嗽,除鼻塞;按风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可散风止咳,除热,止头痛、项强;按揉拿捏风门、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肩井(足少阳、阳维之会),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按揉合谷(手阳明经之原穴)、外关(八脉交会穴),可疏风清热、舒筋活络,能加强解表之力。
四、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
1、中医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西医症状
(1)后脑强痛
后脑袋会感觉到一阵阵强痛,还会提现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
感染风寒感冒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者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4)舌无苔或薄白苔
舌头中没有出现舌苔的情况,或者是舌苔比较的薄和白。
(5)鼻塞声重
老是要打喷嚏,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没有流汗,感觉到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