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状况百百种,如何才能分辨出现的是假性宫缩、真性宫缩抑或分娩宫缩?孕妈咪如何自我护理、缓解?宫缩又隐藏了哪些密码?其实宫缩是旁人看不出来的,只有孕妈妈自己去感受,下面微尚健道网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假性宫缩真性早期宫缩分娩宫缩有什么区别,如何分辨宫缩的症状。
假性宫缩
假性宫缩一般在28~30周,也就是第三孕期的时候出现,除非孕妈咪神经比较迟钝、不敏感,否则几乎都会出现假性宫缩。此时宝宝体积变大撑开子宫,子宫受到刺激便容易形成假性宫缩,但持续时间不长,1小时约2~4次,每次持续数秒。孕妈咪常在变换姿势或用力时出现假性宫缩的反应,会有肚子突然变紧的感觉,但不会有出血、破水、腰酸、腹疼的症状,频率也不像真性早期宫缩会愈来愈强,稍事休息便会缓解。李如悦医师强调,假性宫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子宫变大后一旦受到拉扯就容易产生收缩,但收缩时间很短、次数零星且不规则。假性宫缩可以帮助子宫颈为生产做暖身,让子宫颈在37周后出现真正分娩收缩时顺利打开。
过于疲惫、曾有早产病史的孕妈咪或老师、餐饮服务人员、护理师、专柜小姐等需要久站的职业特别容易出现假性宫缩的症状;另外弯腰、弯曲身体压迫腹部同样可能引发假性宫缩;而如果孕妈咪常从事体能活动,假性宫缩的次数也会比较频繁。有些孕妈咪因为初次怀胎没有经验,在周遭婆妈时时给予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无形中累积压力,身体就像一个随时会爆发的压力锅,使得情绪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肌肉神经敏感、并容易紧张,特别容易在第3孕期出现假性宫缩。陈文娟医师提醒,怀头胎的孕妈咪应尽量降低自我要求、找机会释放压力、才不会动辄出现「狼来了」的症状。她进一步表示,许多孕妈咪常在出现假性宫缩时跑到医院,却往往会被医师「退货」,其实只要宫缩频率没有愈来愈密集,毋须过度紧张。除非假性宫缩次数过于频繁,且出现腰酸、疼痛的感觉,那就要观察是否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如果有,可能已经转为真性宫缩,须就医诊治。一旦落红、1小时内宫缩的频率超过8次,则须马上到医院检查。
假性宫缩虽然不会有早产的风险,但倘若次数过于密集,则胎盘无法顺利供应氧气及养分,宝宝可能会因此缺氧甚至生长迟滞。孕妈咪在出现假性宫缩时首先可以平躺下来休息,或透过变换姿势缓解症状;譬如原本正在走动,就可以改为躺下,或从站着改为坐着。再来可以洗温水澡让肌肉松弛。另外也可藉由转换环境、放松心情减轻不适的感觉。对于真性早期宫缩、假性宫缩傻傻分不清楚的孕妈咪,陈文娟医师表示,「睡觉」是最快分辨真性宫缩与假性宫缩的方式。建议孕妈咪在宫缩症状出现时先在床上躺下,假使睡得着,即为假性宫缩;而如果完全无法入眠,则是真性早期宫缩。
真性早期宫缩
从西医角度分析,真性早期宫缩通常在37周前的第2至第3孕期出现,收缩频率约1小时4次以上,症状与真正的分娩宫缩类似,除了子宫颈扩张,孕妈咪会有腰酸、腹部紧缩胀痛、子宫下坠等感觉,严重时还会合并阴道出血。与假性宫缩相比,真性早期宫缩的收缩强度会愈来愈强,也因为子宫颈强力收缩,白带、黏液等分泌物增加,下阴部会有湿润感。高雄荣总妇女医学部主治医师李如悦表示,针对真性早期宫缩,医师会透过胎儿摄像头、子宫收缩监视器评价子宫收缩的频率,若症状轻微,孕妈咪仅需在家休息,减少走动、增加平躺时间。假使1小时内收缩的频率过于密集并有疼痛的感觉,即会开给药物。如果子宫颈已打开且收缩频率愈来愈规则,就要住院打点滴抑止子宫收缩。孕妈咪假使持续腹痛,子宫颈收缩、扩张而没有医疗介入,就会提早分娩造成早产,此时宝宝的呼吸、循环系统通常尚未成熟,这是早期宫缩最大的风险。
中医在《诸病源侯论》中将真性早期宫缩的症状称为「胎动不安」;胎动不安通常是小产、滑胎的前兆,西医称为先兆流产。一般来说,气血充足的孕妈咪胎气会比较稳固,但假使气血冲任的经脉虚损让胎气不固,即有可能产生胎动不安的情况。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妇科主任陈文娟指出,为了安胎,中医会给予补肾气、养肝血的药物;临床上最常用的方剂是「寿胎丸」,寿胎丸中的菟丝子和桑寄生都是寄生植物,菟丝子有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与系胎之效,桑寄生固肾强腰又止痛;阿胶则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滋阴、养血止血的作用;续断含维生素E,能安胎及促进组织再生。另外芍药甘草汤可以养肝血,降低孕妈咪肚子紧痛的感觉。
分娩宫缩
37周以后,胎儿各部位都已发育完毕,孕妈咪多半会在此时出现产兆,即真正的分娩宫缩。分娩宫缩有其规律性,大脑的脑下垂体会分泌化学物质向子宫下达生产的指令,子宫收缩频率会循序渐进变得愈来愈密集,从20分钟一次、10分钟一次,再到5分钟收缩一次,大概10分钟内会有3~5次的收缩,强度也会愈来愈高;同时子宫颈开始变软、扩张,出现红色分泌物(即落红)并伴随严重腰酸。在收缩的过程中,子宫颈会释放出让子宫收缩的物质,如此循环性的自发作用最终便会分娩。而在进入产程后,宫缩约3分钟出现一次,一次约30秒,子宫会不断收缩推挤胎儿让其娩出,孕妈咪除了会腰酸、腹部有下坠感,疼痛指数也非常高,可能会有下半身与上半身分离,腰快断掉的感觉。陈文娟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