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有朋友一起玩是好事,不过孩子见面了之后就吵架,不见面又想怎么办呢,看到孩子之间这样的关系,家长也没有办法,微尚健道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有人反问我,你对好朋友客客气气,还是对一般朋友客气?如果你看到两个人,彼此谦让,客客气气,一问一答不断维持着表面上看起来的和气,你会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
不会的,那只是一般的熟人,甚至更像是工作上的甲方爸爸和乙方的关系,总之不可能是好朋友。
好朋友是一种亲密社交关系,彼此平等,心理依赖,让孩子有安全感。
三四岁的时候,孩子们的好朋友就是玩伴,还不知道名字,但玩了一会儿,挺开心的,就把对方叫作自己的好朋友。
但再大一点,他们认定的好朋友就少了,一般在某个时间段,只固定一个。他们对这位好朋友的精神依赖也强了很多,甚至有时候重要程度超过父母。就像开头朋友的娃,他对朋友说“我爱你”,就是说得很自然很认真,那是他对那位好朋友的真情流露。
父母和孩子,关系再平等,家庭氛围再民主,都免不了一些上下高低的成分在其中,很多情绪、心事和想法,孩子大了,他们知道不该、不能表露给家长,或者他们心里门清,大人和他们不属于一个物种,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和情感,都不同频。
而这些,就可以表达给他们的好朋友。
而且,社交本身就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不只是合作、喜悦、美好,还有很多矛盾、分歧、冲突和不愉快。就连在家里,我们大人也不能保证与孩子时刻是和谐的状态,更别提到外面了。
孩子和好朋友,既然吵了也吵不散,那吵架就是他们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不但表达了彼此,还在这种方式中,不断调整自己,应对社交中很正常的分歧、矛盾,这也是在增长他们的社交经历和经验。
1 。给孩子打“预防针”。孩子要约好朋友,要请好朋友到家里,家长尽可能具体描述——你们一起玩,好吃的要分享,好玩的要一起玩,遇到事情要问对方的意见,要一起商量等等。越具体越好。
2 。当孩子们吵架的时候,如果没有动手打斗的危险,就在一旁猫着,让他们自己吵,解决。在吵过之后,大人描述情况,对孩子提问,而不是指责。
最后是我个人的一点体悟:身边无数例子,有的人是从不吵,关系一直好,有的是越吵关系越好,有的人吵着吵着散了,而有的不吵也不闹,关系最后也淡了。是否吵架,并不能成为衡量任何一段关系亲密程度和好坏的标准。
而且,再好的朋友,也只是陪我们走一段。能够维持一辈子的好朋友,少之又少。
既然做好朋友的时间注定有限,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珍惜。因为友情对一个人来说,是经历,是体验,是经验,更是精神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