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说病情要记住三要三不要,这样才能更快帮助医生了解您的病情,很多人去看病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那么,去医院看病该怎么和医生说自己的病情?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三要:
1. 要选择最难受的症状或部位作为主诉先治。
一般来说,患者大多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或有较多临床疾病,甚至有10多种疾病,但一次就诊最好只解决1~2个问题,不要企图将有问题都作为重点。如果什么都想治,则肯定是什么都治不好。
一般先选最急的或最重的症状与疾病先治。较轻的、慢性的病状先放一放,不要前500年后500年问题都一一陈述,而是选最简单的语言来叙述主诉与病史。
2. 要打好腹稿,或写成简短文字的字条。
有人一见医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也有因年龄的关系,记忆力下降。就诊前,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还可将有关病情写成小纸条,以供医生参考。但不要写成文章式、通篇大论式、让医生选择式的赘述。
3. 要借助一定形式的现代媒体手段将资料展示给医生。
有些疾病,因发病时间、地点不同,可能就诊时医生不能亲视,可以借以录相、录音等手段呈现给医生,以为主诉佐证。
三不要:
1. 不要用网络语言,或方言土语归纳主诉,以免医生误听误解。
2. 不要添油加醋夸大病情地叙述病情主诉。
3. 不要自我诊断式主诉。
如不要说,医生,“我应该是得了冠心病”,“我得了肺炎”,“我得了不治之症”……等等。而只说症状、发病经过,持续时间等,让医生来判断与分析。
4. 不要自我作中医辨证与诊断。
一些患者对医生说,“我湿气重”,“我肾亏”,“我气血弱”……等等,这都是不好的主诉。应只说症状即可。
5. 不要只言不发去让医生猜测主诉。
有人就诊时,不知是对中医或西医诊疗过程不了解,还是要考考医生水平与能力,往往就诊时只把手一伸,让医生号脉猜病。
其实,中医是四诊合参,叙述与主诉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否则会遗漏诊察,贻误病情。千万不要失去一次与医生应用语言主动沟通与正确主诉的机会。
6. 主诉不要自我性过强或强调第三方判断来干扰主诊医生思路。
1.根据病情选择医院
医院根据规模和专业技术水平,一般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
这些医院因医疗设备和技术等的不同,各项收费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中、小医院的床位费、门诊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等相对便宜一些。因此,"大病大治,小病小瞧"才是最精明的看病模式。
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肺炎、阑尾炎等,治疗的方法大同小异,选择一家中型医院甚至小医院看看,省时又省钱。对于一些特殊病、疑难杂症、危重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突发病等,最好选择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这样有利于疾病的确诊。
到医院要看医院的环境,门诊大厅是否有秩序,是否有导诊的护士,如果这个医院导诊的人员没有,只有穿戴不正规的医务人员到处打听你开什么药,不去看病直接开药,还有那些医托也经常行走在大厅患者人群之中,看病一定到诊室接受正规的检查和咨询,医院如果达不到这些,劝您不要到这样的医院看病,这个医院管理很混乱,尽量挑选其他医院。
2.根据学术水平选择医生
看病前不要从网上介绍,不要看推广文章,要看医生的个人网站,结合医生的个人网站,一定要查一下医生的资质和学术水平,主要是查一下"知网"是公认比较客观的真实性网站,这个网站能真实的反映该医生的学术水平。这样你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医生。
3.充分准备,合理就诊
就诊前,应该在网上查询所去的医院,挑选医生,查医生的资力和特点专长,然后熟悉去医院的路线以及准备好以往的病历和检查资料;
其次,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对检查的时间和条件有没有特殊的要求。
做好就诊前的准备后,和门诊的医生,先了解病情、病史,然后进行必要的检查。许多疾病都要经过化验、影像学及其它辅助检查后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而这些工作一般的医生完全可以完成。
4.妥善保管病历本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看病时不喜欢带老病历本,每次都是花几角钱再买一本病历。殊不知,老病历本上往往记载着你以前的病史和一些重要的检查结果。
这些有助于医生更快、更正确地做出诊断。如果没有这些资料,许多本可以免去的检查就要从头开始,这样就会增加看病的开支。因此,为了使疾病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诊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看病时一定要带上老病历本。
5.巧排日程,科学省时
就诊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因为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上午人的精力最旺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对正确鉴定病情非常有益。此外,许多疾病需要做一些检查项目才能得到确诊,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
需住院手术的病人,最好选择在周一或周二入院。因为在这两天入院,做完手术前的各项检查,周四或周五就可以排上手术。
如果病人在周三入院,做完手术前的检查刚好赶上周末,那一般只能在医院干等,多花两天的住院费及生活杂费。另外,如果不是急诊手术,也可以在门诊做手术前的各项检查,这样可以节省几天的床位费、护理费等。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