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原名 “粟蘖”。
【别名】 粟谷芽、粟芽、红谷芽。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Beauv.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处理而得。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0.6cm时干燥。
【产地和销售】 主产华北地区,销全国。
【化学成分】 含淀粉水解酶,蛋白质,脂肪。
【性状鉴别】 果实呈类圆球形,直径约0.2cm,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外壳为革质的稃片,淡黄色,具点状皱纹,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习称“芽”,长约0.3~0.6cm,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 (小米)
图6-92 谷芽外形图
1. 内稃 2. 外稃
1粒。气无,味微甘 (图6-92)。
以粒饱满、大小均匀、色黄、有芽者为佳。
【检查】 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谷芽项下的方法检查。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炮制】 炒谷芽 取净谷芽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炒谷芽表面深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焦谷芽 取净谷芽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大部爆裂时,取出放凉。焦谷芽表面焦黄,有香气。
【功能与主治】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
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图6-93 粟芽
外形图
【用法与用量】 9~15g。
【附注】 稻谷芽 又名谷芽,稻芽,见稻芽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