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 丝仲、扯丝皮、丝棉皮。
【来源】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 “发汗” 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陕西、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河南等省。以四川通江产品质优,习称“川杜仲”,奉为地道药材。
陕西、湖北产者,习称“汉杜仲”。销全国并出口。
【商品规格】 共分四等。特等: 呈平板状,两端切齐,去净粗皮。表面呈灰褐色,里面黑褐色。整张长70~80cm,宽50cm以上,厚0.7cm以上。碎块不超过10%,无卷形、杂质、霉变。一等: 整张长40cm以上,宽40cm以上,厚0.5cm以上,碎块不超过10%,余同特等。二等: 呈板片状或卷曲状,整张长40cm以上,宽30cm以上,碎块不超过10%,余同特等。三等:凡不符合上述标准,厚度最薄不得小于0.3cm,包括枝皮、根皮、碎块,均属此等。
图3-24 杜仲外形图
【化学成分】 主含桃叶珊瑚苷及杜肿胶。另含绿原酸、树
脂、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及少量生物碱等。
【性状鉴别】 树皮呈板片状或卷筒状,大小不一,厚0.3~0.7c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裂纹或纵裂沟槽; 树皮较薄者呈灰白色,可见斜方形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
以皮厚、块完整,刮净粗皮,断面白丝多,内表面黑褐色者为佳。
图3-25 伪品
A .白杜(丝棉木)树皮 B.杜仲藤(红杜仲)荃皮
图3-26 杜仲粉末图
1.木栓细胞 2. 石细胞 3.橡胶丝
【显微鉴别】 粉末 棕色。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5~40μm,壁不均匀增厚,木质化,有细小纹孔; 侧面观长方形,壁三面增厚,一面薄,孔沟明显。石细胞甚多,多成群,呈类长方形,类圆形、长条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0~80μm,长至180μm,壁厚,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橡胶团块。橡胶丝成条或扭曲成团,表面现颗粒性 (图3-26)。
【理化鉴别】
(1) 取粉末1g,加氯仿10ml,浸渍2h,滤过。滤液挥干,加乙醇1ml,产生具弹性的胶膜。
(2) 取粉末2g,加95%乙醇20ml,在水浴上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滴于滤纸上,喷洒20%氢氧化钠水溶液,显浅黄色斑点 (红杜仲显紫色斑点,丝棉木不显色)。
(3) 取粉末2g,加蒸馏水20ml,在50~60℃水浴上加热1h,滤过,滤液滴在滤纸上,喷洒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显蓝色斑点。
(4) 取粉末0.2g,加乙醇20ml,放置12h,滤过,滤液用乙醇稀释,制成2mg/ml溶液,供测试用。样品在270nm波长处有肩峰。
【浸出物】 照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热浸法) 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炮制】 杜仲: 取原药材,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干燥。成品外表面灰褐色或淡棕色,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橡胶丝相连。
盐杜仲: 取杜仲块或丝,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以文火加热,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本品表面呈焦黑色,折断时橡胶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阳亢眩晕眼花。
【用法与用量】 6~9g。
【附注】 伪品 (图3-25),全国民间使用的杜仲代用品的原植物多达10科41种。主要有: ①卫矛科植物白杜仲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树皮,习称“丝绵木”。②夹竹桃科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ii Chun et Tsing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树皮,习称红杜仲。③夹竹桃科植物紫花络石藤Trachelospermum oxillare Hook. f. 的树皮,习称“藤杜仲”。④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nd-Mazz的干燥茎藤皮。⑤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 (大叶黄杨) 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的干燥树皮,习称“正木皮”。
杜仲与其伪品区别见表3-3。
表3-3 杜仲与其伪品主要区别
名称
杜仲
红杜仲
白杜仲
紫花络石
扶芳藤
正木皮
性状鉴别
表面灰褐色或
淡棕色,具斜
方形横裂皮
孔,内表面光
滑
表面红棕色或
灰棕色,内表
面有细纵纹
表面灰褐色,
有细纵纹及近
菱形凹陷
表面灰褐色,
有明显皮孔,
内表面有细纵
纹
栓皮上有黄白
色斑,内表面
有细纵纹
表面灰褐色,
有点状突起皮
孔及纵裂纹
断面
胶丝拉至1cm
以上
胶丝稀疏,易
断
胶丝光泽差,
无弹性,易断
胶丝无弹性,
易断
微有白色胶丝,
易断
胶丝易断
显微鉴别
石细胞多,木
栓细胞多角形
有方晶
有草酸钙簇晶
有方晶
草酸钙簇晶多
草酸钙簇晶多,
有少量方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