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 : 本品为次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别名】 猫儿眼。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区。销两广及江浙等省区,并有出口。
【化学成分】 含三萜类、棕榈酸、柠檬酸、鞣质、树脂
等。
【性状鉴别】 块根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状,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残留的棕色外皮。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形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 (图1-141)。
以肥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 类白色。①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或半球形,直径5~3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 复粒由2~8分粒组成。②无节乳管含淡黄色微细颗粒状物。③厚壁细胞长方形,梭形,类三角形或多角形,壁微木化或非木化。④具缘纹孔导管多见,常伴有纤维束 (图1-142)。
图1-141 甘遂外形图
图1-142 甘遂粉末图
1.淀粉粒 2. 厚壁细胞 3.乳汁管 4.木纤维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醋甘遂 取甘遂,照醋炙法炒干。每甘遂100kg,用醋30kg。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
利。
【用法与用量】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不宜与甘草同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