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湖北贝母的鉴别,湖北贝母如何鉴别

湖北贝母的鉴别,湖北贝母如何鉴别

04-05 湖北 贝母 本品 常用 我要评论
湖北贝母 : 本品为常用中药。
【别名】 窑贝、板贝。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 C. Hsia的干燥鳞茎。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鳞茎,加清水或石灰水浸泡24h取出,直接炕干或近干时用硫磺熏至干燥。
【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湖北西部建始、利川、鹤峰、宣恩、恩施、长阳、五峰等县及四川万县地区云阳、巫山、奉节等县。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 主含湖北甲素 (hupeheine)、湖贝甲素甙(hupeheninoside)、湖贝乙素 (hupehenirine)、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 (peiminine)、湖贝新 (hupeheni-sine)、湖贝啶(hupehenidine)、湖贝嗪 (hupehenizine)等多种甾醇类生物碱。
【性状鉴别】 呈扁圆形或圆锥形,直径0.8~3.5cm,高1~2cm。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偶见黄棕色斑点或斑块,外侧鳞叶2枚,通常1枚较小,被抱合于一片大的鳞叶之中,少数2枚大小相等。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2~3个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质脆,断面类白色,颗粒性。气微,味微苦 (图1-107)。
以个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图1-107 湖北贝母外形图


【显微鉴别】 粉末 类白色或淡黄白色。①淀粉粒甚多,单粒广卵形、贝壳形、长椭 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54μm,脐点明显,呈点状、人字状、短缝状或三叉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 偶见复粒,形小,由2~3分粒组成。②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不整齐的连珠状增厚,有时可见气孔,扁圆形,直径45~65μm,副卫细胞4~5个。③草酸钙结晶细小,呈梭形、类方形、多角形或簇状。④导管螺纹或环纹,直径6~20μm(图1-108)。


图1-108 湖北贝母粉末图


1.淀粉粒 2.气孔3.草酸钙方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回流提取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以上,用氯仿振摇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湖北贝母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湖贝甲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含CMC-Na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二乙胺 (30∶20∶3.8) 展开,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平喘。用于热痰咳嗽,阴虚肺燥,痰核瘰疬,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 3~9g; 研粉冲服,一次1~2g。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目前市场上发现有的地区以个大鳞茎充浙贝销售,个小者充川贝销售,应注意鉴别。
【附注】
1. 地区习惯用药
(1) 东贝母: 百合科同属植物东贝母F.thunbergii Miq.Var. chekiangensis Hsiaoet K. C.Hsia的干燥鳞茎或其加工品,在浙江作浙贝母用,尚有不少省区作川贝母用,别名东阳贝母。浙江东阳一带有栽培。鳞茎呈类卵圆形至长圆形,高1~3cm,直径0.7~1cm。表面白色至淡黄色,由1瓣较大的鳞叶和1~2瓣较小鳞叶抱合。顶端钝圆,不裂或微裂,基部常留有须根。质坚实,气微,味苦。加工品呈鼓形,两头尖,中间大。鳞叶抱合紧密,心叶较小,直径1~2mm,很少露出上端。表面乳白色或稍带灰色。粉末类白色。淀粉粒极多,单粒呈广卵形、三角状卵形、贝状卵形、贝状圆形或类圆形,略扁,有的边缘稍突起,少数一边角状突出,直径4~50μm,长约至53μm; 脐点隐约可见,短缝状、点状、人字状,偶见星状,位于较小端,层纹隐约可见,细密; 复粒稀少,由2分粒组成,分粒大小悬殊; 多脐点单粒稀少,脐点2个。气孔扁圆形,直径48~64 (~82)μm,也有类圆形,直径45~56μm,副卫细胞4~6个。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类方形或稍延长,垂周壁连珠状增厚,疏密不一,细胞含细小草酸钙方形、梭形或类圆形结晶。导管网纹、螺纹,直径约至57μm。功能与浙贝母类同。
(2) 太白贝母: 百合科同属植物太白贝母F. taipaiensis P.Y.Li的干燥鳞茎在陕西、甘肃等地作川贝母药用。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顶端钝圆,高0.8~1.3cm,直径0.7~1.6cm,表面类白色,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张开; 栽培品略呈圆柱形,直径1.3~1.7cm,高1.2~1.3cm,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味苦。粉末白色,淀粉粒单粒大多呈长圆形,也有卵形、类圆形或梨形,直径6~30μm,脐点少数可见,呈点状,层纹较明显; 复粒较多,由2分粒组成; 半复粒较多。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4~53μm,副卫细胞4~6个。
(3) 米贝母: 百合科同属植物米贝母F. davidii Franch. 的干燥鳞茎在四川部分地区作川贝母用。鳞茎呈扁卵球形,通常由6~12枚卵圆形鳞叶组成,大小相近,周围尚有多数米粒状小鳞叶集生成莲座状,直径1.2~1.7cm,高0.6~0.9cm,黄白色,味微甜。
2. 伪品: 曾发现下列品种在部分地区混入或伪充贝母,现已少见,但仍应注意鉴别:(1) 同属植物一轮贝母F. maximowiczii Freyn的干燥鳞茎。鳞呈卵状圆锥形或卵圆形,高0.5~1.4cm,直径0.4~0.8cm。表面浅黄色或浅黄棕色,外层鳞叶一枚,顶端尖,茎部周围有多数鳞芽,一侧有一浅纵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状。气微,味淡。
(2)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Kunth et Benth的干燥鳞茎。本品亦供药用,详见丽江山慈菇项下。
(3) 百合科植物老鸦瓣Tulipa edulis miq. Baker的鳞茎。本品为药材光慈菇。详见光慈菇项下。
(4) 葫芦科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 的鳞茎。本品为药材土贝母。详见土贝母项下。
(5) 鸢尾科植物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ntte的鳞茎。别名 “驼贝”。呈扁圆形,直径约2~3cm,高约1.5cm,表面棕色,凸凹不平,有1~2条微突起的环节。节明显,节间长约1cm,性状与浙贝差异较大。
(6) 百合科植物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Wall) Makino的鳞茎误作浙贝母。单瓣鳞叶呈长椭圆形,肥厚肉质,中心厚,边缘薄,略向内卷曲,长3.5~7cm,宽1~4cm。外表面棕黄色,皱缩,有不规则纵皱纹,内表面色较浅,有纵直纹理。质坚实,断面纤维性并有粉质。味淡。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