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竺黄简介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textilis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chinense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力强,置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味甘有凉感,舐之粘舌。以干燥、块大、淡黄白色、光亮、吸水力强者为佳。
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热除湿,化痰止咳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等症。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配胆星,相须为用,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症。
二、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天竺黄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韩保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内尘沙结成者耳。”《开宝本草》云:“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纲目》指出:“按吴僧赞宁云: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上述本草所云天竹黄的来源与今相同。
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主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痰热咳嗽。
《蜀本草》:"制药毒发热。"
《日华子本草》:"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
《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
《玉楸药解》:"清热解毒。"
其他作用:真菌竹黄多糖SB1及SB2经药理初步试验,对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三、天竺黄的研究与常用药方
天竺黄的运用在日常的中医治疗中很常见,它可以用来治疗常见的咳喘、中风等疑难疾病,并且它的疗效也比较好。它来源于华思劳竹或者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植物青皮竹被病虫入侵,流出来的液汁长时间的保留在茎杆内,最后变成了块状的干燥物。它的产地主要是广东、广西、云南以及江南其他地方。
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四、天竺黄的鉴别与应用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
性状鉴别: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天竺黄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
显微鉴别:子座横切面:表层为无色菌丝,其内侧为含有红*素的菌丝层,并埋生单列或偶为2列的子囊壳。子囊壳椭圆形、类圆形或梨形,直径400-600μm,内有多数子囊和侧丝。子囊长250-350μm,直径20-30μm,顶端圆钝,基部具细长柄,含子囊孢子6-8个,单列。子囊孢子纺锤形,长30-60μm,直径13-25μm,两端略尖,有墙砖状的纵横分隔。侧丝线形,略长于子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