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脓胸如何护理
1、鼓励带管出院的病人正视暂时的现状,指导病人出院后生活起居,并教会病人自护的方法:如更换引流瓶技术;保护引流瓶及管道无菌的措施;长管是接病人的胸腔管,并插入水中2cm以上,应放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引流液的处理;活动时,引流瓶的放置等等。
2、脓腔穿破胸壁,污染衣物要及时更换,并予换药,用无菌纱布覆盖。
3、多与病人接触,护士不能有任何伤及病人自尊心的言行。护士以诚待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解决病人的急需,争取使病人少花钱、治好病。多向病人讲解手术的进展及效果,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4、咳脓痰时要加强口腔卫生,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减轻口臭。多与病人接触、谈心,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
根据脓胸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一般有下列两种情况:
1.呼吸困难常见有3种原因:
(1)胸膜休克反应:系胸膜不能适应突然而来的刺激所致。需要镇静、休息,不宜穿刺减压。
(2)肺压迫:肺严重受压,纵隔移位。需引流减压。
(3)中毒性休克:呼吸畅通,呼吸量不减,但仍然表现为缺氧,是循环衰竭所致。急需输血、输液、抗感染及强心治疗。
2.高烧不退胸腔积脓张力大,大量毒素吸收,中毒明显,局部高压易使感染扩散,宜早期引流。无积脓,无张力,以浸润为主,手术引流无助于退烧。
二、急性脓胸有什么症状
常有高热、脓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胸痛、全身乏力、白细胞增高等征象。积脓较多者尚有胸闷、咳嗽、咳痰症状。体检患侧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伴有发绀和休克。x线胸部检查患部显示有积液所致的致密阴影。若有大量积液,患侧呈现大片浓密阴影,纵隔向健侧移位。如版液在下胸部,可见一由外上向内下的斜行弧线形阴影。脓液不多者,有时可同时看到肺内病变。伴有气胸时则出现液面。若未经胸腔穿刺而出现液面者,应高度怀疑有气管、食管瘘。超声波检查所示积液反射波能明确范围和准确定位,有助于腋胸诊断和穿刺。胸腔穿刺抽得脓液,可诊断为版胸。首先观察其外观性状,质地稀稠,有无臭味。其次是作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继发于肺部感染的急性脓胸往往是在肺部感染症状好转以后,又再次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常呈急性病容,不能平卧或改变体位时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发绀。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增宽,叩患侧呈实音并有叩击痛,如为左侧积液心浊音界不清、如为右侧积液则肺肝界不清,纵隔心脏向健侧移位,气管偏向健侧,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呈管性呼吸音,语颤减弱。
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的阳性体症多不典型,仅在病变局部有某些阳性体症,不易发现。
三、急性脓胸该如何治疗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是:
①根据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有效抗生素;
②彻底排净脓液,使肺早日复张;
③控制原发感染,全身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和维生素、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矫正贫血等。排净脓液的方法有:及早反复胸腔穿刺,并向胸膜腔内注入抗生素。若脓液稠厚不易抽出,或经过治疗服量不见减少,病人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发现有大量气体,疑伴有气管、食管瘘或腐败性服胸等,均宜及早施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闭式引流术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经肋间插管法,另一种是经肋床插管法。后者是在版腔相应部位切开皮肤肌肉,切除长约3~4cm一段肋骨,将肋间神经血管前后端予以结扎。然后经肋床切开胸膜,并剪取一条胸膜作病理检查。继而以手指探查脓腔,如有多房应予穿通,以利引流。吸净脓液后置人粗大有侧孔的引流管,并以缝线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其外端连接水封瓶闭式引流。亦可在服腔顶部加一经肋间插管作灌注抗生素冲洗用。脓液排出后,肺逐渐膨胀,两层胸膜靠拢,空腔逐渐闭合。若空腔闭合缓慢或不够满意,可早行胸腔扩清及纤维膜剥除术。如服腔长期不能闭合,则成为慢性脓胸。
四、急性脓胸怎么检查诊断
患者体温高,呈弛张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细胞核左移。
胸部X线检查
是脓胸的主要诊断方法。游离的胸腔积液首先沉积在胸腔的底部,一般在肺底与横膈之间,使肺组织略向上浮起。小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量在200ml左右,如果患者因某种原因不能在坐位或立位拍摄胸片时,要注意对比卧位胸片两侧的密度,积液的一侧密度普遍增高,还可以采用患侧在下的侧卧水平投照,少量积液能显示于患侧胸腔外侧壁,在肋骨内缘与肺外缘之间有一层均匀的增深阴影。
中等量积液时,X线显示下胸部外高内低的弧形致密积液影,阴影遮盖整个膈面,积液量约500~1000ml。
大量积液时液体可达肺尖,肺组织受压萎缩,患侧透过度进一步减低,胸腔体积增大,肋间隙变宽,肋骨位置变平,纵隔向健侧移位,横膈下降,在左侧由于胃泡内空气的对比容易显示,在右侧由于肝脏与积液密度相近,故不易分辨。
积液合并肺不张时,纵隔、横膈及胸廓的改变常不明显,其外高内低的积液影像也随肺不张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多不典型。
合并脓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时,可见到液气面。
局限性脓胸多见于胸腔的后壁及侧壁,X线可见到局部密度增高影,在其中央部分密度较深,周围渐浅,在切线位上表现为贴于胸壁的局奶性的密度均匀的阴影,基底部较宽,内缘清晰,呈扁平状或半圆形突向肺野,也可表现为叶间积液、肺底积液、纵隔积液等,常需与胸膜病变、肺部肿瘤、膈下脓肿、肝脓肿鉴别。常需与胸膜病变、肺部肿瘤、膈下脓肿、肝脓肿鉴别。
叶间积液是指位于叶间裂内的胸腔积液,必须在透视下多方向观察才能在X线与叶间裂方向一致时显示出脓胸阴影的边缘,多数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呈梭形,两端累长,阴影长轴与叶间裂方向一致,积液多时也可呈圆球形。
肺底积液X线表现为横膈顶最高点在后前位片上向外移位,在侧位片上向后移位,或见机工膈影增厚。当发现有类似横膈抬高的阴影时,要怀疑有肺底积液,采用卧位或患侧卧水平投照,液体从膈上流开后,能显示出真正的膈肌位置。
CT检查
:脓胸表现为与胸壁平行的弓形均匀致密影,变动体位可以确定积液能否移动。大量积液进入肺裂,可将下肺向内向后压迫移位。大量积液紧邻肝右叶后缘,CT扫描显示肝右叶后缘模糊,分不清界线。这是胸腔积液的特征性改变,称为“交界面征”。
B超
:在早期还没有纤维素沉着形成胸膜肥厚时,液体内没有沉渣,液性暗区清亮,其内没有光点。当有大量积液时,肺组织受压,肺内气体被吸收,超声可见到在大片液性暗区内有一个三角形的致密影,且随呼吸浮动。当探头靠近横膈时,可见到圆弧形光带的膈影,后者与胸壁形成一楔形夹角,即肋膈角。
胸腔穿刺抽得脓液可最后确切诊断。脓液的外观、性状、颜色及气味,对判断致病菌的种类有一定帮助。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选择有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