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细胞病毒的危害
(一)先天性感染
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及溶血性贫血。存活儿童常遗留永久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二)围产期感染
母亲尿路和宫颈排泄巨细胞病毒,出生婴儿通过出生管可感染,多数和轻微症状或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有的有轻度呼吸障碍或肝功能损害。
(三)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过吸乳、接吻、性接触、输血等感染、通常为亚临床型,有的也能导致嗜异性抗体阴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妊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器官移植,肿瘤等因素激活潜伏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病毒,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四)细胞转化和可能致癌作用
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纤椎母细胞。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s肉瘤中CMVDNA检出率高,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瘤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颗粒,提示CMV与其疱疹病毒一样,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二、巨细胞病毒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1.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慢性肝病或迁延性间质性肺炎。
2.临床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抗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试验阴性,往往发生于手术(尤其开心手术)后接受大量新鲜血者。
3.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如发生较严重的肺炎,往往是CMV感染所致。
遇到上述情况时,要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治疗
1.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
2.丙氧鸟苷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发症死亡率。
3.要注意对症治疗和护理工作,隔离病儿,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
三、巨细胞病毒的预防保健
⑴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特别是育龄期妇女,以减少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严重危害。
⑵对于孕妇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护,使她们远离传染源。
⑶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⑷乳汁中巨细胞病毒阳性者,不应哺乳。
⑸免疫防治,尚在研究和探索中。CMV引起细胞内感染后,灭活疫苗无明显预防的作用。怀孕早期发现有CMV原发感染及/或羊水细胞中有CMV抗原时,应中止妊娠。减毒活疫苗可使被接种者产生抗体。并产生对CMV的细胞免疫,减少症状性CMV感染的发生。CMV高价免疫球蛋白对血清CMV阴性的骨髓移植受者的症状性CM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能预防再感染。在接触患儿尿液或唾液后应仔细洗手,以预防后天性CMV感染。
预防输新鲜血引起的CMV感染,可用下列方法:①使用冷冻血液或经冲洗的血液;②血液输入前须贮存48小时以上;③使用经放射线照射过的血液;④使用血液滤器除去血液中的巨细胞。
四、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
含有病毒的空气飞沫,又嘴巴、鼻吸入呼吸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
消化道
含有病毒的粪便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用具、手和苍蝇传播,由口进入消化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有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等。
皮肤
病毒通过皮肤外伤、注射处、节肢动物叮咬伤口和动物咬伤创口等进入人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如狂犬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Ⅳ、虫传病毒等。
眼、口和泌尿生殖道
含有病毒的分泌物直接接触这些部位。从而引起感染。通过这些途径感染的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
胎盘
病毒感染体之间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节肢动物叮咬、直接或间接接触等的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或于分娩时经产道由母体传给胎儿的传播方式,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均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