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深化医改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新加坡虽然国家性质和管理体制与我国不同,但其对医疗机构改革和管理中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在今后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照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选择性地借鉴。
一、新加坡医疗概况
(一)医疗保障制度
新加坡是依靠政府补贴和强制个人保险来实现全民医保的典型国家,通过政府津贴、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构建了整个医疗保障网络,后三者被称为“3M策略”。
1.政府津贴:新加坡政府按照门诊和住院两种类型来为病人提供财政补贴。其中,就门诊看病而言,政府为成年人补贴50%,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补贴75%。而对于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条件的差别,病房分A、B1、B2、C四个等级。对各等级病房的补贴率分别为0、20%、65%和80%。如果每次总住院费超过500新元(C级)至1000元(B2级),即可启动保健储蓄。
2.保健储蓄计划:这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全国医药储蓄计划,相当于我国的城镇在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国民必须将每月收入的7%~9.5%储存入个人专用户头,用于支付户头持有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和特殊的门诊费用。为避免储蓄提早用尽或过度耗费,此项保健储蓄在使用时是有限度的,政府积极鼓励患者选择与自己经济实力相称的病房等级。
3.健保双全计划:设立于1990年,健保双全的投保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缴付公积金时,就自动在健保双全制度下交保,除非他们选择退出。这是一项低廉的重病保险计划,为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万一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需要庞大的医药开支,而保健储蓄又不足支付这些开支时,可动用健保双全资金。
4.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是政府设立的一项保健信托基金,主要使用利息收入协助贫困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其实质是通过政府买单为贫困者提供安全网,是一个托底的国家保险基金。
(二)医疗服务体系
新加坡实行双轨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即政府提供非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私人医生提供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根据所有制不同,医疗机构分四大类:1.公立医院、专科中心或政府综合诊所;2.私立医院或专科中心;3.私人诊所;4.慈善义务机构,包括老人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终端疾病医院、慈善医疗义务中心等。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共有8家中大型综合医院、10个专科中心、18家综合诊所等。
在新加坡医疗服务分工比较明确,门诊主要由私立医院、开业医师、公立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综合诊所)提供,而住院服务则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在公立医疗机构就诊一般须要预约,无法选择医生,就诊等待时间稍长;而在私立医疗机构就诊一般不须要预约,可以选择医生,就诊等待时间短。新加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服务量差别很大,公共体系和私营体系在医疗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门诊病人分别是20%、80%;住院病人分别是80%、20%。
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财政高投入、高补贴建立起较完善的公立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覆盖全体居民,并制定了严格的病人逐级转院制度:病人先到社区医疗中心就诊,如社区医疗中心没能力治疗,再转到大型的综合医院,由社区医疗中心推荐转入大型综合医院的病人,这样既坚持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又避免大医院、专业医生看“小病”的资源浪费现象。
二、新加坡医疗管理特点
(一)政府重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一是建立了全民的医疗保险网络,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使每个国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对住B级病房的病人医药费进行直接补贴,减轻中低收入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三是凡国家公立医院和综合诊所,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和购置设备,不需要医院从经营利润中负担。
(二)建立了完善的逐级转诊网络和制度。
一是私人诊所、综合诊所、社区医院、综合医院、专科中心等医疗网络健全完善,分工明确,运转平衡良好。私人诊所和综合诊所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居民社区,居民患常见病、多发病及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多在个体诊所、综合诊所和社区医院内解决。二是患者实行双向逐级转诊,既方便患者就医,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更降低了医药费用,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避免了像我国一患病不论大小轻重就往大医院挤的无序局面。因而新加坡的大型医院大病重病住院病人较多,而门诊病人一般不像我国那样拥挤。
(三)卫生事业管理先进规范。
一是建立公立和私立医院两种所有制医院相互竞争机制,医药价格借助市场机制调控,有关媒体及时公布各大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单病种费用供患者自行选择。二是重视对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吸纳,新加坡卫生和医院管理的标杆都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其管理人员和专业医师出国学习考察的机会十分普遍。
三、体会与启示
(一)坚持公益性大方向。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必须坚持公益性,强化政府责任,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议借鉴新加坡模式,制定分级服务标准、自主选择服务类别,反比例分摊医疗费用,实现医疗统筹基金合理再分配,建立起一个区域性分级医疗保障制度。
(三)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小病也到大医院看,使大医院人满为患。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构建基层优质医疗服务网,是联结医改各项重点的重要纽带。
一要做到工作重心下沉,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模式,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在健康管理、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通过提高基层看病报销比例、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种措施,有效地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城乡居民看病不出社区、不出乡村,使基层医疗机构成为群众就医的首选之地。
二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继续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规范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力度,夯实基层最网底建设。
三要在软件建设上下更大功夫,把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作为关键举措,通过规范化培养、执业医师招聘和设置特岗等方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医疗人才向基层流动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大医院退休医生到基层和农村执业,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医疗机构服务的医务人员,应该落实津贴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
(四)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从制度上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从政策上有效引导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一要明确县级医院及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二要引导一般诊疗下到基层,逐步建立以合理分流病人为主要内容,以双向转诊为纽带的分工协作机制。三要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和双向转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