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  高血压保健措施有哪些 如何自我护理高血压

高血压保健措施有哪些 如何自我护理高血压

05-11 有哪些 我要评论

一、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1、饮食要清淡

高血压病人不宜吃得过咸,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内脏,以防止发胖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老年人,在烹调方面不宜采用油炸方式,因这类食品会增加脂肪含量。

 2、心情要舒畅

俗话讲,“笑一笑,老变少”。实践证明,心情开朗、乐观的人较长寿。应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培养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相反,如果你终日处于兴奋、紧张或忧伤之中,对鸡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怀,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压继续上升,诱发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3、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每天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使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及血液粘稠度下降。这些对预防冠心病及高血压病都十分有利。

 4、经常测血压

家庭最好自备血压计,每天最好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便根据血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相对稳定。

二、高血压患者饮食禁忌都有哪些

一、浓茶: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饮浓茶,尤其是饮浓烈红茶。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高血压患者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二、辛辣和精细食物:辛辣和精细食物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因为辛辣和精细食物可使大便干燥难排,容易导致大便秘结,患者排便时,会使腹压升高,血压骤升,容易诱发脑出血,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酒:高血压患者在患病以后,不宜继续饮酒,因为喝酒容易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患者病情,同时,长期饮酒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让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

四、鸡汤:人一旦患病后,会经常熬一些鸡汤来进补,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鸡汤最好是不要喝,因为鸡汤的营养价值很高,喝多了会使胆固醇和血压增高,不但不会使得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得到好处,反而容易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五、钠盐:高血压发病后,患者一定要减少钠盐摄入,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多,血压上升,高血压的发病就和食盐吃的太多离不开关系,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吃的太咸。

三、高血压该如何进行预防

 1.服药“三防”

防低血压:假若服用降压药不当,例如过量服用可使血压骤降,出现脉搏增快,头晕目眩,甚至短暂意识丧失,谓之低血压综合症。

防停药综合症:有些人服用降压药后,感到血压恢复正常,便擅自停药,结果几天后血压又上升,且出现出汗、头痛、失眠、易激动等症状,谓之停药综合症。

防夜间综合症:人体的生物钟规律是,血压在一天之中有“两高一低”现象,上午9-11点,下午3-6点最高,午夜最低,入睡后血压较白天下降20%。如果睡前服用降压药,加上入睡后自然下降因素,会使血压下降过低,使大脑缺血,诱发缺血性中风。

2.进餐“三少”

盐少: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已被专家确认,特别是中老年人,大多属于盐敏感型,更应少盐。

量少:据日本国立循环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节制食量比减少摄盐量更易促使血压下降,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脂少:少吃脂肪,特别是畜肉类动物脂肪,因为过多食入脂肪可增加人的体重,而人体内每增加1公斤脂肪,就要增加200米长的微血管来供养这些脂肪细胞,血液要流如此长的距离,心脏所增加的压力之大不难想象。

四、高血压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肢体麻木

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现象,一般是手指和脚趾的麻木,还伴随着皮肤上像是有蚂蚁爬过的感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颈部以及背部的肌肉的紧张、酸痛。一般来说肢体的麻木不太容易好。

2.烦躁心悸和失眠

高血压的患者会出现不知原因的烦躁以及心烦,心悸的症状,由于烦躁,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会出现失眠的症状。该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大脑皮层功能出现紊乱以及植物神经出现功能失调有关。

3.全身症状

高血压的患者在还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和头痛,情绪特别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有的患者还会伴有颈部的板滞。

4.脑部的表现

脑部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痛、头晕。这些现象大部分都是因为患者突然清醒高亢,疲劳乏力,或者天气突然变冷、变热、停用降压药而导致。患者的血压会急骤升高。而且还会出现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现象。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