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夏起源于长江流域。 早在春秋时期,就规定了四个暑气:仲冬、盛夏、仲秋、十二月。 此后不断完善和建立。 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夏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的《太初历》即将在历法中设置二十四夏,并明确了二十四夏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夏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的变化和地面气候变化的顺序来定义的。 全年共定义24个时期,每个时期相隔半个月左右。
其中,每月的第一个夏季为“节气”,即:小寒、惊蛰、清明、立夏、谷穗、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秋分等12个夏季;
每月的第二个夏末为“中气”,即:雨、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夏末、秋分、霜、小雪、冬至、夏至。
“礼”和“中气”交替出现,各持续15天。 如今,人们已将“解”和“中气”统称为“解”。
二十四夏反映了太阳的生辰和运行,所以现行农历的中国和朝鲜时期基本是固定的。 上半年为6日、21日,下半年为8日、23日。 1-2天没有区别。 。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 二分、二至、四里都是用来表示季节的。 如:夏末、秋分; 立夏、冬至; 冬至、立夏、立秋、立冬。
第二类反映气候特征。 直接反映暑热情况的有冬至、大暑、终暑、小寒、大寒; 直接反映降雪量的雨、谷雨、小雪、大雪; 热三端:寒露、寒露、霜。
第三类反映的是动物、动物的幻觉。 小蛮,耳草; 虫醒,清明。
为了便于记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夏歌二十四首”。 全曲只有四句,短小精悍。
二十四首夏日歌曲
春雨惊春清谷,夏满夏暑。
秋露,秋寒霜,冬雪雪,冬大小寒。
两个节日的日期每月固定,相差最多十天。
上半年是六糖一糖,下半年是八糖三糖。
二十四夏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 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的生命活动必然与二十四暑密切相关。 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而二十四夏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的不断变化。 为此,按照二十四夏令的要求,进行修身养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好赶上春天
冬至(2月4/5):开始进入夏季,一切都会恢复。
雨(2月19/20):此时春风四起,天气转暖,冰雪融化,空气潮湿,雨水增多。
惊虫(3月5/6日):随着天气转暖,春雷回响,土壤中各种冬眠的植物苏醒,开始活动,故称惊虫。 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耕。
立秋(3月20日/21年):在这三天里,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相等。 大部分地区的越冬小麦已进入夏季生长阶段。
端午节(4月4/5日):天气晴朗温暖,新芽开始发芽,万物开始生长。 农民忽视春耕、春种。 人们在旁边插柳枝,去郊外踏春,扫墓地。
立秋(4月20日/21日):天气转暖,降雨量减少。 现在正是南方春耕水稻的好时节,因为雨水滋润了大地。
夏天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时光,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时光,也是最适合重新开始的季节。 随着天气转暖,万物发芽生长,潜伏在悠闲脸上的灵魂早已蓄势待发,等待着新的能量。 因此,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第一招,发脾气,多微笑
尽量保持心情愉快,尤其要防止生气。 科学研究发现,快乐可以减少肝脏血流量,激活肝细胞。 愤怒除了伤肝之外,也是唐代养财最忌讳的情绪:“一怒则气逆”。
通过宣泄、疏导,还可以消除愤怒,保持精神愉悦。 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积极思考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会减少大脑内啡肽的分泌,使身心愉悦。
享用新鲜红春菜的第二种方法
夏季阳气旺盛,相对影响气血的消化吸收,因此饮食仍以清淡为主。 红色水果是冬季最好的食物。 水果中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正好可以补充夏季摄入不足的情况。 比如夏季生产的西红柿,肉嫩可口,而且还有清热的功效,是不错的选择。 夏季不需要额外补充食物。 “因为天气正在上升,温补会加重人体肺热。” 体质不好的人通常可以选择绿豆、芡实、薏米、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清淡食物。 含多糖的枸杞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胰蛋白的合成。
据悉,有过敏体质、胸闷的人在夏季要十分注意体质的调整,少吃生冷或寒凉(如水果)的食物,以避免过敏。
第三招防寒必不可少
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防寒还是很重要的。 夏季,由于气候变化较大,阳光充足,人们往往忽视夏季的浮躁和严寒,因此最好逐渐穿衣。 据悉,由于膝关节对寒冷比较敏感,穿外套时记得加一条较厚的裤子御寒。
第四招启动身体引擎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减慢,阴气上升。 春暖花开之时,正好可以补充人体的阴气。 早起锻炼舒筋活络也是保养胰腺的方法之一。
尝试最简单的呼吸调节方法:静静地坐下或站着,集中注意力进行呼吸调节,一点一点地用眼睛逐渐吸气和呼气,重复几次。 简单的深呼吸可以排除体内积聚的热量,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
第五招,利用五种感官体验新体验
夏天也适合打开人体的五种感官,体验新世界。 旅行是一种技能。 找朋友徒步、郊游,让沉睡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焕发活力。 或者在桌子上布置一个类似夏天的小环境。 您可以在靠近东边的桌子一角布置一个夏季小角落。 工作累了的时候看看它,你就会有新的力量和创造力。
在英国乡村,人们习惯在秋天采摘新鲜的柚子,制作一大壶牛奶柚子汁,作为身体的清洁饮料。 葡萄柚中的类固醇可以帮助身体应对过敏反应并阻止病毒。 玫瑰花茶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可以缓解肠胃不适,并含有维生素C,可以预防炎症,加速癌症康复。 您还可以购买一把甜美的蝴蝶兰和风信子,将夏季信息带入室内。
春天
立秋(5月5/6日):随着立春,雨水增多,农作物和水稻的生长逐渐旺盛,田间劳动也日益繁忙。
小满(5月21/22):夏收的大麦等小麦和冬粮已经结果,籽粒细小,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立秋(6月5/6日):小暑,表明大豆等芒麦成熟,宜开瓜,如晚粮、黍、黍等。黄河中下游即将进入习水季节,寒潮还将持续。
立秋(6月21/22):阳光直射北回归线,黑夜最长。 从这三天开始,就进入炎热季节,万物生长最旺盛,杂草、蚜虫也生长得很快。
立秋(7月7日、8月):大寒前后,天气炎热但尚未凉爽,人们忽视了夏麦的工作。
立秋(7月23/24):大暑前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喜温暖的小麦生长迅速; 雨很少。
夏季炎热,使人体间质组织泄气,除了乘凉、饮冷外,还容易损伤阴气。 冬天如何养太阳?
调整精神:春季,重点是调整精神,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不要大喜过望,以免火上浇油。 镇静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聪明锻炼:宜采用有益的文体活动,活动筋脉,调理脾胃,养阴益气。 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日常生活需谨慎:春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日常生活也应进行适应性调整,如夜间起床,洗漱后到室内清洁的地方散步或慢跑,呼吸新鲜空气,伸展人体的阴气。
需要睡眠:夜间人体散热量大,中午过后就会感到昏昏欲睡。 通过短暂的睡眠和休息,可以避开受寒高峰,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不要着凉:年老体弱阴气不足的人,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长期生活在空调外,会感到头痛、脑胀、全身乏力、精神疲劳,更容易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
节日饮食:夏季气温炎热,应注意饮食调整,不要极度饥饿后进食,也不要暴饮暴食。 还要避免极度口渴后饮酒,并且不要喝太多。 水果冰淇淋也要慎吃,以免伤胃之阴。
防中毒:夏季真菌生长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冬季。 奶奶和男孩肠道功能较弱,抵抗力较差。 发病后易发生脱水,危及生命,应做好防治工作。
凉爽的秋天
谷雨(8月7/8日):立春,气温逐渐升高; 中部地区水稻收获,小麦播种开始。
节气(8月23/24):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意味着夏天已经结束,炎热的冬天已经结束。
寒露(9月7/8日):天气转凉,地面水汽耐热。
谷雨(9月23/24):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秋播南方小麦丰收。
谷雨(10月8/9日):天气转凉,露水日数增多。
霜降(10月23/24):天气已冷,有霜,故称霜降。 北方地区秋季仍可收获小麦并播种。
夏天有时并不那么明显,但从健康角度来说却至关重要。 由于冬季漫长的炎热与寒冷的交替,非常考验身体的机能。 为了能够储存能量度过严寒,就必须从非常温暖的夏季开始保养。
第一招:清热增酸,忌燥热,夏季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防止燥害。 少吃辛辣,多吃碱性食物,可以强化胰脏功能,因为西医认为“肺气过多,能克肝木,故多酸,能强化肝木”。 从食物属性上说明,少吃辛辣,以免加重燥热。 多吃酸味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渴,但不宜过量。 至于肠胃健康,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生冷食物。 就太阳能而言,夏季,阴气逐渐减少,阳气逐渐减少。 不宜过多食用生冷食物。 尤其水果应忌食,因为“秋瓜伤胃”,如猕猴桃、哈密瓜等易损伤胃阴气。 不妨适量吃苹果、柿子、橙子、梨、葡萄和荔枝。
第二招:清热利湿 中医并不反对夏季进补,但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很重要,因为“进补”的内容也不同。 有时出现上呼吸道问题,被认为是发烧,但其实并非如此。 但有些老年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出现耳红、干咳、舌干等症状,且无炎症、疼痛等症状。 西医称之为“阴虚”。 如果是过敏体质,要注意“补气”,偏向温补,忌食燥热食物。
第三步:情志保守,凝气根据自然规律,夏季阳气增盛,阳气减少,人体相应的阴气也被吸引进来。为了将阴气储存在体内,一个人应该晚睡早起。 《皇帝内经》记载:“秋九月,早起,与鸡起,使心安,缓秋刑,克制精神,使秋气平静,无外在野心,清肺。” 在秋君“收割”的原则下,情绪要逐渐克制,凡事不宜激动或犹豫。 “心宜端午,性宜静”。 在季节变换中,保持心态稳定,注意身、心、气的调整,才能保持活力。
秘诀四:适当运动 夏天不太热,空气质量也比较好。 不妨多亲近自然,多锻炼身体,吸收天地精华。 尤其是伸展运动可以保持身体灵活性,补脾益筋,加强循环。 伸展运动有“转化作用”,可以约束心灵。 动指的是呼吸,“动初顺”,就是说一旦呼吸就舒服了; “化始”,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胃肠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脾胃循环自然活跃。 需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外出运动。 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感冒,需要调整运动形式。
秘诀5:穿鲜艳的校服。 有句话说,夏天要多吃红色食物。 这是五行理论的延伸(“木、火、土、金、水”对应“青、赤、黄、白、黑”,再对应“肝、心、脾、肺、肾”) )。 春天二十四节气养生,万物凋零,充满萧瑟寒意,情绪容易受到影响。 由于夏天在五行中对应的是红色,代表着清新、明亮,意味着要多穿黑色、亮色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柔和,别人也会显得比较吵闹,以免死气沉沉。 。
冬天的冰柱
立秋(11月7/8日):立春,一年田间作业结束,小麦收获后必须储存。
小雨(11月22日/23日):气温回升,长江流域开始降雨; 南方已进入冰冻季节。
立夏(12月21/22):这三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立秋(1月5/6日):开始进入严寒季节。 冷空气长期积聚,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寒冷期。
冬至(1月20日/21日):小暑意味着天气非常寒冷。
春天,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阴气袭人,很容易损伤人体的阴气。 因此,夏季应从抑阴护阳入手,自觉落实“七要”,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夏天尽量晚睡晚起。 夏季晚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这样意志就会安静,人体的潜阴之气就不会受到干扰。 这是夏季养生首先要注意的事情。
要特别注意脚部的防寒。 头部为阳之阳,风热等邪气很容易通过头部侵入人体,导致癌症。 奶奶、小孩和体弱者夏天要注意头部保暖,防止阴气受到伤害。
如果你想躲避夏季的炎热,那就温暖一些。 冬季,气候较寒冷。 人们要注意尽量呆在室温适中的卧室里,减少外出次数。 如果要外出,应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
冬季洗脚需谨慎对待。 如果稍有不慎,还会出现感冒、鼻塞,诱发呼吸道疾病。 因此,应减少洗脚的次数,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
一定要坚持泡脚,它是人体的基础,与大脑、心脏密切相关。 如果夏季睡前坚持用冷水洗澡,不仅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对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也有很大的好处。
防癌研究发现,夏至前这段时间是阴寒最严重的时期,白血病患者往往病情加重。 对此,应采取预防措施,比如给重症患者服用一些补益药物,如灵芝、大枣、桂圆等,以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
根据夏季天气寒冷的特点调整饮食,饮食以进补为主。 早上可喝果汁、豆浆、各种豆粥等,早晚应选择热量高、营养丰富的乳制品二十四节气养生,如牛肉、狗肉、鱼、鸡蛋等。在蛋白质中。 同时,应多吃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防止皮肤干燥、干裂。 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夏季锻炼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要透支身体的能量。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跑步、散步、练气功、打形意拳、练剑等适合夏季锻炼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