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谈及了网络虚假流量一事,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各种平台账号为了追求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网络水军到处都是,如何打击网络水军?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通过APP收集闲散用户流量,靠“养号控评”虚增流量;运用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批量转评赞;利用黑客“暗链”技术非法“引流”,以诱导性方式增加流量……在互联网空间,虚假流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令人防不胜防。“网络水军”、虚假流量及背后的网络黑灰产业链,以损害用户权益以及平台利益为代价,破坏了互联网生态和经济社会秩序。对参与数据造假的“刷手”和默许刷单炒作的平台,有关部门应及时依法惩处,提高造假的违法成本。
流量造假黑产业链:
流量造假已形成完整且庞大的黑产业链,从各种网站、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再到社交媒体,手段繁多、无处不在。目前,不法分子较为常见的“引流”手段为采用“群控”方式刷量及利用黑客技术攻击后台以达到“引流”效果。
“群控”的本质是通过使用多部真实手机或模拟多部手机,在手机中安装脚本软件来控制手机上的App,修改手机软硬件信息,达到模拟人工使用App的效果。这类软件一般都打着“移动互联营销的旗号”,一套USB集线器设备配合软件就可使用,“入门级”群控30部手机,报价近3万元。群控数量越多,价格则越贵。
除了通过“群控”手段点赞、评论、转发刷量,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此技术刷高App下载量,骗取推广费用。
利用黑客“暗链”技术非法“引流”,以诱导性的方式增加流量也是新手段之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数据造假门槛和成本快速降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说,虚假流量花招迭出、渐成顽疾的背后驱动力是巨大的利益链条,特别是一些平台为了流量,甚至和数据造假一方齐穿上“皇帝的新衣”,心照不宣地共同上演一场“互嗨大戏”。
打击“网络水军”、治理虚假流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相关部门、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公众只有携手同行、凝聚合力,努力铲除黑灰产业链及其生存土壤,才能起到治本效果。从法律层面看,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及修改法律。在治理过程中,互联网平台企业应担负主体责任,严格审核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打击恶意发帖和顶帖软件等;企业与司法机关、监管部门之间要形成紧密联动,建立跨平台、多维度、全方位的机制,网上网下协同治理。对参与数据造假的“刷手”和默许刷单炒作的平台,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依法惩处,提高造假的违法成本。对于公众而言,也应自觉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摒弃“流量至上”“唯流量论”的思维。
互联网经济是诚信经济,其赖以存在的基石是真实活跃的用户和信息。多措并举、精准治理,从源头、交易链条等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打击网络黑灰产业链,不断压缩其生存空间,助力互联网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