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点餐已经很普遍了,一方面来说方便了商家,另一方消费者也更自主,但很多点餐索要手机号,个人资料等,让人恼火,那么,扫码点餐索要手机号违法吗?如何看待扫码点餐?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进行暗访,发现其中有“CoCo”、“沈大成”、“茶百道”、“7分甜”、“蜜雪冰城”、“望湘园”、“吉祥馄饨”和“书亦烧仙草”等8个品牌的小程序会索要消费者的手机号。其中,“CoCo”和“沈大成”问题最为突出,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其余6家在消费者拒绝后仍可继续点餐。
在2023年3·15前,上海市消保委会同市委网信办和市市场监管局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约谈,根据各自职责指导企业进行问题整改,并开展相关普法教育。
扫码点餐,到底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益?
一般而言,扫码点单的侵权行为主要在两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如果商家强制要求消费者扫码点单或拒绝提供纸质菜单,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
其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在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后,经消费者同意,方可收集消费者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曾明确,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少商家在扫码点餐或扫码支付的过程中获取顾客的头像、性别、手机电话号码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显然已是侵权行为。
扫码点餐只是点餐工具,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也是商家和消费者新架起的一座“桥梁”。它不仅给商家带来利益,也给消费者省去不少麻烦。它取消了消费者要漫长排队点餐的步骤,也方便商家对消费者的点餐一目了然,还避免了有的人吃“霸王餐”。但是,为何需要读取“手机号,通讯录,生日”等信息,这无非是想要获取消费者的信息,方便进一步推销产品。这一做法属实是侵犯隐私,应受惩罚。
商家要灵活使用新技术,不玩获取隐私的“把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商家不得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等不合理的规定。商家不能强制规定消费者使用扫码点餐,扫码点餐只能是“选择”之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商家确实要收集消费者的信息以便更好服务消费者时,必须取得消费者明确同意,不同意的情况下则不获取信息。而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商家必须尽到保管责任,不能泄露。
虽然扫码点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商家和顾客提供便利,但当它成为“单选”或“必选项”,甚至有商家对此进行追踪营销或“大数据杀熟”时,“扫码点餐”就沦为了“扫码侵权”。
下次遇见强制性扫码点餐,你也可以选择理直气壮、于法有据地拒绝!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