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陶瓷,陶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千年的历史,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差别的,那么,人们常说的陶和瓷是同一种材质吗?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蚂蚁庄园7月27日答案:并不是哦
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制作温度、质地这三方面,瓷质产品一般是采用高岭土材料制作,烧制温度1300-1400度,因此质地坚硬、细密、耐高温,而陶质产品是采用黏土、陶土等材料制作,烧制温度为800-1000度,质地较松散,有明显颗粒。
生活中如何区分“陶”、“瓷”?
陶器的造型一般从外表来看显得有些质朴和粗糙,并且因为烧制的时候温度不是太高,胚体尚未完全烧结,因此陶器的本质粗疏,用手指轻轻敲击它的表面,会发现声音比较“钝”,且金属划过表面容易出现划痕,即使表面再薄,内里也不会透光。
而瓷器在生活中就比较常见了,包括吃饭用的瓷碗、喝水的瓷杯、盥洗室里的瓷砖等。瓷器的造型比较精致雅观,敲击时声音清脆,用金属很难划出划痕。瓷器用手电筒照射可以透光,具有半透明的特性。
在我国从清朝末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陶瓷业不断从低谷走向崛起,从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科技化。陶瓷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之一,已经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
关于陶瓷器的制作工艺,冯泽洲介绍了泥条盘筑、轮制成型、拼接成型以及模制成型等四种成型方式,蘸釉、浇釉、刷釉三种施釉方法。史前时期,大多采用露天明火堆烧;商代以后,随着控制温度的技术不断成熟,大型窑炉被搭建起来。
元代之前的陶瓷,都是以单色体系为主,青瓷、白瓷、黑瓷比较多。三彩甬类生活中不太常用,一般用于陪葬。彩瓷的审美真正从元代开始,中国陶瓷的生产格局变化了,审美也受到影响,追求彩色审美,单色釉的数量出现急剧下降。从古代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器物造型,包括有花盆和小炉,还有作为插花器,都是古代陶瓷类的应用法。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