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中国电影逐渐淡出了欧洲三大节的舞台,而今年戛纳中国电影明确释放出了回归的信号。那么如何评价中国电影在戛纳的表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有哪些新变化?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今年戛纳亦是中国电影的大年,尤其一种关注单元的双子星《河边的错误》《燃冬》备受瞩目,可惜在奖项上没有斩获。不过对于四年来都很少有片入围三大节的中国电影来说,今年在戛纳最重要的意义是释放出了回归的信号,中国电影人又重新与世界接轨了。
我们也是时隔四年重新出发,来到了戛纳电影节。相比疫情前,这个古老优质的电影节发生了不少改变,娱理工作室与若干位参加了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媒体记者、产业嘉宾、三日证影迷聊了聊。圣殿在瓦解,制度在拉平,对于70多岁的戛纳来说,这或许意味着新的活力,也代表着电影的希望。
近年来戛纳已经在平衡新老导演的占比和各方面因素,尽量不要让主竞赛成为大导演们论资排辈的秀场。当然,主竞赛片单容量就这么大,选谁不选谁永远会有争议。今年维克多·艾里斯就自曝新片《闭上眼睛》曾收到威尼斯主竞赛邀请,但他选择了戛纳,结果片单出来后,他发现自己被挤到了非竞赛首映单元,由此质疑福茂为了排竞而故意没有明确告知他入围的单元。
除媒体等级制度瓦解之外,疫情以来的戛纳电影节给我的感觉是正在“去中心化”。
多年前的戛纳是小众的、精英的、学术的。不同于柏林电影节会向公众开放一部分售票,戛纳只服务于申请证件通过的媒体、产业嘉宾、电影学术研究者等,看片地点主要都在电影宫内,公众是无法深度参与到电影节中的,顶多只能在红毯外围、沙滩放映上感受一下气氛。
从几年前开始,戛纳推出了面向影迷的“三日通行证”,从此戛纳变成了一座真正的“电影之城”。走在小城里,到处都能看见挂着影迷证的人群,既来看片,也来旅游。
粗略估计,今年靠申请影迷三日证来到戛纳的中国人有一百人以上,其中很多都是在欧洲留学的学生。媒体证的准入门槛也从只承认主流媒体到逐渐接纳个人博主、自媒体,他们将逐渐改变电影节内容输出的风格和口径,大众对戛纳的认知会越来越丰富和多元。
以前我们来到戛纳,能看到的中国人都是熟识的媒体同行、电影宣传、制片人等,只不过是做电影的小圈子从国内换了一个地方相见。但在今年戛纳,到处都能看到说中文的同胞,他们都来自不同圈子,能明显感觉到戛纳的受众参与范围扩大了很多。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